一杯茶未饮完,助理安西北已报告日报记者的团队已经来到。
她起身出门来到会客厅,伸手把手机铃声调到静音。
“到了,谭总。”
眼前的报刊记者,听说是位年轻的实习生。
她之所以答应采访,是对这位记者的提问稿比较感兴趣。
一番交谈后,两人进入了采访环节。
“谭总,外界大众对您的产业有所不了解,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营项目。”
“主要是电器,还有比较高标准的医疗产品。”
“不好意思,谭总,我想问一下,98年的抗洪新发明膨胀袋是您的专利吗?”
“不完全算是,因为是我和大学学长一起把这个想法变为现实,其中的专业材料是大学学长亲手研发,我没出大多力气。”
“还有您介绍的医疗产品是在去年到处可见的免费爱心n95口罩吗?那可是避免了很多次的医疗事件爆发呢。”
“只要能帮助到大众,我们企业全体员工会不余遗力的。”
记者和谭遥仙一番寒暄后,结束采访活动。
临走时谭遥仙把安西北准备好的礼品送给报刊记者一行人。
安西北送记者她们离开产业园。
她循例走到车间,看看生产情况。
车间的员工见到她也不会打招呼,因为之前发生过打招呼被罚工资的事情。
她是想下班时间,见到打招呼,她会很开心,但是在上班时间,还是要专心工作,这机器一不小心可能会咬人的。
在园区的饭堂,买了一个香菇滑鸡饭,坐在角落里吃着。
熙熙攘攘,吵吵闹闹的饭堂,天南海北的一群人。
“那不是谭总,你们谁敢过去和她说话,听说上次有人上班时间和她打招呼被谭总罚了五十块。”
“我不敢,你们谁敢?”
谭遥仙正好吃完饭,路过时听到。
“下班时间,跟我说话不会被罚钱的,大家吃好吃饱,下午上班有劲干活。我吃饱了,先走了。”
“好的,谭总。”
“谭总,我们会努力干活的。”
她去外面水龙头冲洗好餐碟,放到回收餐碟处。
正好看见安西北带着蒙小仙介绍给他的新对象走进饭堂。
她迎面打招呼。
他们先是一愣,但还是和她说上几句。
“谭总,吃好了?这是我的对象,边娜。”
“您好,谭总,听说饭堂请的厨师手艺一绝。我和西北来尝尝。”
“对,蛮好吃,以后常来。”
谭遥仙走向园区大门,开着自己的小车回到在这边的公寓。
一个人身份地位都变化了,谭遥仙也不是当初那个在家自怨自哀的妇女。
在这个时代,虽说有能力有才华迟早都能出头。
而谭遥仙她凭借着重生白得的这几年时光,她不愿意再浪费。
谭遥仙静静地翻阅着手里的文件,德国研究室研发的抗震工具已经送来了测试品。
谭遥仙准备带着这批抗震工具到蓝天救援队进行测试,蓝天救援队是民营组织,但是丰富的救援经历足以测试这一次的抗震工具。
刚好公司之前有和蓝天救援队合作过,谭遥仙拨打了李队长的电话。
“你好,李队。我们是国新企业,我们有一批救援抗震工具想要请你们测试。据我所知救援队的很多队员都是参加过唐山地震救援的英雄,测试完毕后,我们会将合格的救援工具捐赠给蓝天救援队。”
电话那头的李队长听说这样的好事,声音都带着笑意,立马答应了。
下午谭遥仙带着安西北去往蓝天救援队,几辆货车跟随在汽车车尾巴后。
李队长是个有点上了年纪的,但是还是显得很强壮的人。
一番寒暄后,所有人都盯着货车上油光发亮的机械、先进的仪器。
谭遥仙清楚蓝天救援队都是非常专业的救援人员,对这些救援抗震工具可能比对自己这个大公司老板还要感兴趣。
所以谭遥仙也不多说什么了,就等着开始测试。
德国研究所那边还派了一个会中文的指导人员, 以防他们不会用这批仪器。
李队长看着眼前精妙的仪器,眼中发出了精光。
马不停蹄让队里的最最会使用抗震仪器的队员开始测试。
“可是这个仪器上面都是德文我们该怎么用呢?”
“只要按照这本说明书,这上面有中德文对照。”德方派来的指导拿出了一厚厚的一本册子。
谭遥仙知道是德国那方面对于中国的固有做法。
谭遥仙在想如何让德国那边将中文操作直接印在仪器上。
还好虽然进展缓慢,但是熟悉抗震工具的蓝天救援队员是慢慢上手了。
“这批仪器已经测试完毕,非常先进的抗震工具,只是上面的德文标识让操作有点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