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些气馁地平躺在床上,即后,手机传来一个提示音。
「要吃蛋糕吗?」
是苏元白给她发微信。
她靠在窗户边,低头看那辆显眼的豪车。那是属于苏元白家的豪车,因为今天是苏妈妈的生日,在北区工作的苏爸爸特意赶来给夫人过生日。
记得苏爸爸的车子开进来时,受到了很多人的目光和语言上的羡慕。他亲自从车里拿出三层超级大的专属蛋糕交给苏元白,自个搂着在门口等待的苏妈妈进门。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画面。
她正在输入,却又收到一条信息:「下来,我马上到你家门口了。」
即后,她看见苏元白双手端着蛋糕前来,他们对视一眼:“下来吃蛋糕了。”
其实他家是喊过她们的,只是宋妈妈没空,宋凝华一个人也不好意思去,便没去了。
宋凝华点头,然后穿上拖鞋下去,打开门,来到苏元白面前,接过他递过来的蛋糕。
宋凝华笑得很甜:“谢谢。”
苏元白跟她告别,但她顿顿,犹豫了一下,声音都有些颤抖:“明天有空去书店吗?”
这可是她第一次邀请他出去呢。
苏元白回头看她,笑了:“明天联系。”
宋凝华心满意足:“好。”
因为妈妈有早睡的习惯,她将另一半蛋糕放进了冰箱里,带着自己那份上楼,放在书桌前,拍了一张纪念照。之后细品,奶油柔柔的,超级好吃。
耳边传来FM95.2频道的电台广播,此时的她幸福得像个得到了白马王子宠爱的公主。
/
第二天大早,她自然醒来,看见苏元白给自己发的信息:「晚点去好吗?」
往楼下看了一眼,车还在。听说苏爸爸很忙,他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间像昙花绽放般短暂,所以但凡有聚餐的机会,大家都很珍惜。
宋凝华:「嗯,好。要是今天没时间,可以不去的。」
三十分钟后,苏元白才回复:「有时间的,下午去好吗?」
宋凝华:「完全可以的。」
苏爸爸是一点钟离开的南区桔梗小区,即后苏妈妈也努力搞自己的文学,苏元白才关门来到宋凝华家,喊她出门。
他们坐了公交车去到书店,在书籍大海中遨游,一股股书籍味道袭来,她却闻得很舒服。
她去到文学区,看见很多名著,拿下《红楼梦》,又找到《百年孤独》,紧紧将这两本书抱在怀中。
即后,她又拿下了余华的《活着》和《在细雨中呼喊》。
两人汇合之时,苏元白手上只多了一本《追风筝的人》。
苏元白:“买这么多?”
她顿顿:“嗯。只拿一本吗?”
苏元白:“对。”
付钱之时,她将《红楼梦》和《百年孤独》装进另一个口袋里。
出门时,他们走在大街上,宋凝华理理自己被风吹乱的头发:“我们去附近的精品店逛一下吧。”
苏元白笑笑:“都可以啊。”
精品店里有很多超级好看的小饰品,她挑了一个岁念会喜欢的礼物盒,让店里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包装。
希望现在的她会喜欢吧。
下午,他们在外面吃饭,本打算立即回去,却突然间下起大雨,只好去到附近的图书馆待着。
图书馆里很安静,这里聚集了很多热爱读书的读者,他们坐在休息区,耐心地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书籍中的人物故事。
他们也找到了一个空闲的位置坐下,拆开自己买的书籍,一页一页地翻开。
她先看了《在细雨中呼喊》,时不时会抬头偷偷地瞥眼坐在自己对面的苏元白。
她伪装得够好吧,做得真像一个邻居小妹,同校同学的样子。至于一两个月过去了,都没人质疑过她对苏元白的感情。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她无疑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可以凭借与他家是对面的关系,跟他一起上下学,彼此照顾。
可这也是有缺点的。她就像一个只会在演唱会上假唱对口型的歌手,若是衔接得完美无瑕,就会一身轻松地风生水起,可若是一不小心露出马脚,她就会承受欺骗观众的后果,塌房的风险,以及被封杀的可能性。
她又收回目光,低头翻开自己的书籍。
她很喜欢余华作家笔下的世界,更喜欢他在写作时能巧妙地运用文字,勾勒出每一个人物的特色。
她在书中看见一句很触目惊的名句:
——总之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她永远都不会忘记首次跟苏元白去图书馆的今天,因为她发现在文学上,她能跟苏元白更有话题。
出图书馆后,苏元白会主动跟她讨论书内的精华,以及他为什么要看这本书的原因。在讨论的过程中,她看见苏元白眼中的星星,以及听见滔滔不绝的见解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