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梁的这是打算继承自己马怼怼的衣钵吗?
一阵开始,前面的患者一位接着一位,大多数患者前来的青年医生都能应付,特别是徐波、田增明等几位西亚医院的青年医生,论水准至少都是三甲医院资深主治医生的水准,大多数病症都能处理。
三十位青年医生,效率也是相当高的。
云珩和范增强说着话,周万林等人也都聊着天,差不多过了二十分钟,才有工作人员带着第一位患者过来了。
“田教授......”
工作人员带着患者和患者家属到了田增伟边上。
其他人也都不多问,心知肚明,患者八成是奔着田正伟来的,要不然工作人员不会直接选择田正伟。
中医义诊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什么太多的辅助器械,只要药材供应上,那是无论什么样的患者,医生都能去治疗,去诊断的。
今天这儿这么多名医云集,除了一些凑热闹的,小毛病的患者,闻讯而来的患者也不少,甚至不少人都是从远地方外省或者外市来的,甚至就是奔着某位名医来的,这么多名医,各有受众,各有自己的粉丝群体。
第725章 病情分析
患者是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妻子一块陪着过来的。
这边有患者过来,自然也有记者还有网红一类的凑了过来,直播镜头也都切换了过来。
这种大型活动,前来的记者还是网红都是要按规矩办事的,什么时候需要镜头,什么时候不需要,都要有所注意,当然,今天这种场合所有人也都很注意,最多私下里聊个天,万一有不识趣的抓拍到什么不合适的东东,那岂不是瞬间社死?
患者被工作人员带过来的时候,包括云珩在内,不少人都看了过去,观察着患者的情况,走姿、表情、动作等等。
这一次被邀请而来的二十位名医,水平虽然有高有低,可多少都有两把刷子,哪怕是水平差一些的,中医内科方面也绝对到了面板划分的五级或者六级水准的程度。
收到邀请,而且能同意前来的,多少都是有点自信的,像那种靠着买嘴皮子的,还真没几个人有胆子前来。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一次的这种义诊活动,那可是真正的拉出来溜溜,明知道自己是混迹在马群中的骡子,多半是不敢出来的。
而且像周万林、田正伟这种不在任何医院,自己开医馆,还能出诊,给一些有钱人看个病的,无论水平是五级也好,还是八级也罢,思维方面其实是要比大多数医院的医生强的。
纯正的中医多半在民间,这句话还真不是乱说的。
“是左侧胸肋疼痛?”
云珩边上,范增强询问云珩。
“应该是吧。”云珩点了点头,这会儿他们也只能根据患者的一些表现来判断,患者走过来的时候,捂着左侧胸部的位置,面上有痛苦之色。
“坐吧!”
田正伟客气的招呼:“哪儿不舒服?”
“这一块!”
患者用手摁了一个确切的位置。
“我看看!”
田正伟让患者解开外套,详细的确认了一下:“这一块?”
“还是这一块?”
“我摁的时候会更疼?”
田正伟一边检查,一边观察患者的表情。
“对,是。”
患者点头。
“是怎样的疼痛,能描述一下吗?”
田正伟和颜悦色的说道。
“就好像有些上下窜动,疼的时候就像是针扎一样,就好像有一根针在里面上下来回动一样。”
“疼痛大概有多久了,之前做过检查没有?”
一边问,田正伟拿着便签纸一边记录,外出义诊,而且还是这种大规模的义诊,选的地方都是比较空旷的,电脑之类的就不方便布置了,所以今天的登记、开方都是手写。
“已经有好多年了,大概......四年了至少。”患者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之前也去医院检查过,说我是心脏不好,中西药吃了不少,可一直不见好,之前我看您的视频还有讲座,就想着能不能有机会遇到田教授您,可托了不少人,都没法联系到您,没想到您这次来了我们中州省。”
患者着实是有点激动的。
像这种好多年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患者,不少都是四处求医,甚至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不容易相信医生,却又容易对一些医生抱有希望。
这个心态是相当矛盾的。
不容易相信,是因为看的医生太多了,容易抱有希望,则是因为病的时间太长了。
这种患者往往看一些文章、听一些报道、看一些视频、甚至听广播、看小说,都容易把上面的情况和自己对号入座,然后产生希望,想要打听,想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