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港口已是人山人海,码头上停着数也数不清的船只,船头和岸边通常只搭着几块简易木板供人通行。
挑夫们或是扛着扁担来回运货,又或是索性将一袋袋货物扛在肩头背上。他们深深弯着腰,咬紧牙关,在管事们不耐的怒喝中一步一步艰难行走,直到将货物运送到制定的位置。
挑夫们的队伍足有几十米长。
他们大多穿着破旧的麻布衣服,甚至有一部分人连麻布衣服都没穿,赤/裸着黝黑的上半身,任凭灼烈的阳光炙烤着身躯。
与他们相反的则是管事们。
管事们趾高气昂地斥责着挑夫,等穿着缎料衣裳的算账师傅、异国商人乃至商户家眷过来时,他们面上的笑容突变,变得讨好且谄媚,哈腰点头着连连应是,然后又板着脸怒骂催促起那些挑夫。
胤祚胖乎乎的小手攥紧帘子。
随着马车前进,那一番景象很快被甩在后头。
马车不疾不徐地驶出民用港口。
在民用和军用港口之间,是一个小小的集市。
这里搭着十来座木棚子,棚子下都有高声叫卖的小贩:“肉馅满满的大肉包子,两文钱一个!”
“来碗馄饨不?一碗三文钱!”
“小哥,来碗拌面吧?两文钱就能吃饱!”
“又香又糯的玉蜀黍,三个只要一文钱!”
层出不穷的叫卖声,听得胤祚一愣一愣。
不过他眼尖的发现,即便叫卖的价格在胤祚眼里已是低廉到让人瞠目结舌,围在铺前的青壮年也没有动心。他们往往要左挑右选,犹豫再三,才有人掏钱购买。
这些购买的人也仅仅是极少数。
更多的人,则从怀里掏出干巴巴的馒头,就着凉水吃上两口。
车队速度不变,很快又穿过集市。
胤祚探出小脑袋,往回看着那些人——恰好民用港口过来了两名管事,扯着嗓门喊:“来十个挑夫,一天三十文。”
“我这里也要十个,一天三十文。”
“老爷,我我我可以!”集市里瞬间沸腾,几乎所有人都急急跑上前去,唯恐落后一步。
胤祚怔怔地看着,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随着车队继续前进,胤祚已看不清集市上发生的事情,默默地缩回身体,又重新坐好。
车厢内只剩下康熙和太子的说话声。
康熙反倒稀奇了,他暂停和太子的话题,侧首看向胤祚:“胤祚怎么突然不说话了?”
胤祚摇摇头,郁闷的捏着脚丫。
康熙越发好奇,伸手掐掐胤祚的脸颊肉:“你不是早就想看到大船了吗?咱们马上就能看到了哦?汗阿玛等会带你登上船去看看,好不好?”
胤祚乖乖应了是。
他犹豫了片刻,揪着康熙的袍角小声问:“我刚才听见那些挑夫一天只有三十文?”
康熙坐直了身体。
他伸手将胤祚抱在怀里:“胤祚知道三十文钱是多少吗?”
胤祚点了点头:“额娘说过。”
他掰着手指头,努力回想着:“一两银子等于一吊钱,一吊钱等于1000文……而且我记得书本很贵,要好几千文才有一套书,还有纸,还有笔……”
胤祚垂头丧气,有点失落。
他揪着康熙的袍角:“胤祚有零用钱,胤祚把零用钱都给他们吧……”
康熙和太子的神色瞬间温柔。
他伸手抚了抚胤祚的脑袋:“胤祚的零用钱还是省着吧,天津卫如今还在建设中,等日后造船的规模越来越大,这里的港口越来越大,到时候工人们的日子自然而然就能好过了。”
胤祚抿了抿嘴:“可是……”
太子浅浅一笑,温柔的插话:“胤祚,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你能帮助他们一时,但能帮助他们一辈子吗?他们靠着你给的钱财过上好日子,可是一旦没有这个钱他们又得回到最初的时候,不但不会感谢你,甚至还会憎恨你为什么不继续帮忙。”
胤祚的双眼睁得溜圆:“哎!?”
康熙认同太子的话语:“你二哥说得没错。我们能做的不是一味补贴银钱,而是要找出能让他们工作生活下去的保证。”
胤祚似懂非懂:“那胤祚以后也要。”
康熙忍不住笑了:“那你先要好好读书,等日后当汗阿玛和你二哥的好帮手。”
话音落下,车厢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声:“皇上,港口即将到了。”
胤祚打起精神,又凑到窗边。
抬眸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城墙以及穿戴整齐的哨兵。
比起前面的嘈杂骚乱,这里要安静得多。
胤祚身下的马车轻轻一晃,随即穿过城门,来到真正的军用港口。
马车在广场中央停了下来。
胤祚刚走下马车,就被远处的景象吸引了双眸。他忍不住哇呜一声:“这是……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