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哇哦一声。
胤祚双手叉腰,很是得意。
五阿哥又加上一句:“可惜都没去过。”
胤祚横了他一眼:“我以后会去的啦!”
他反驳完五阿哥,又好奇的看看熊赐履:“这个清凉台是在哪座山上啊?”
熊赐履哈哈一笑:“不在任何一座上。”
胤祚瞬间兴趣缺缺:“那有什么好看的?”
熊赐履摇了摇头:“每座山都有各自的韵味,清凉山也是如此。”
胤祚和五阿哥相视一眼,眼里满是怀疑。
熊赐履哭笑不得,温声说道:“你们猜猜清凉山是在哪里?”
胤祚想了想:“京城?”
熊赐履摇摇头:“不是。”
五阿哥眼前一亮:“在直隶?”
熊赐履忍俊不禁:“不是。”
“那在盛京?”
“不是不是。”
“那是洛阳?”
“也错了哦。”
等胤祚和五阿哥猜测数次都没有猜中以后,两人的小嘴噘起,满脸哀怨地看着熊赐履:“到底是在哪里啊?”
熊赐履含笑说道:“是在江宁府郊外。”
听到江宁,胤祚眼前一亮:“曹侍卫的家也在那边!”
熊赐履颔首:“的确没错。”
他将话题扯回来:“清凉台位于清凉山狮子峰腰,方正平削,纵横丈许,突出在三面临空的危岩之上。”
胤祚和五阿哥眨巴着眼。
他们都有点困惑熊师傅的话语——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一座山?
五阿哥有点不服气:“景山也很好看。”
胤祚点点头:“还有咱们上回去的潭柘山也很漂亮,有很大很大的银杏树哦!”
熊赐履没有反驳而是笑了笑:“世上每座山都有自己的风景,而下官也是在那座山上明白了自我。”
胤祚和五阿哥稀里糊涂的。
熊赐履笑道:“五阿哥,六阿哥可曾知道师傅被贬斥过之事?”
五阿哥捧着脑袋,犹犹豫豫。
胤祚倒是直接的点点头:“熊师傅做错事,诬赖给别人……”
五阿哥一双眼睛睁得溜圆。
他不可置信的看着熊赐履,圆圆的脸蛋上全是震惊——想不到你是这样的熊师傅!
顿了顿,胤祚又道:“不过太子哥哥说,虽然熊师傅曾做过错失,但也是位清官。”
五阿哥好奇的看来:“哎……?”
胤祚回想着太子的话语,认真说道:“人都是有两面的。虽然熊师傅曾为武英殿大学士兼任刑部尚书, 但是等他被罢免革职以后却无丝毫积蓄, 只能遣散仆役,生活困苦。”
熊赐履原本是想拿自己当个反例,却意外从六阿哥口中得到太子的肯定。他心绪复杂之余,又清了清嗓子:“下官返回家乡,便长居在这清凉台上。”
“清凉台远离江宁,罕见踪迹。”
“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放眼望去云海众山皆在自己脚下。虽不及三山五岳来得宏伟壮观,但也别有一番清净宁人的感受。”
“因下官是遭到革职,起复无望,因此原来的亲朋好友都对下官避而远之,唯恐遭到牵连,下官心灰意冷,日日在在清凉台上编书以求能留下些许痕迹。”
熊赐履说起过去的事,也满是感慨。
胤祚和五阿哥渐渐听入了迷,听到明明被熊赐履冤枉的杜立德在乞休之前为他说话,而皇上在翻阅过自己所著书籍后同意熊赐履归京时齐齐哇哦一声。
熊赐履抚着胡须:“这下你们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吧?”
胤祚和五阿哥齐齐歪了歪头:“啊?”
三人面面相觑,而后熊赐履忍不住抬高声音:“若是下官不著书,即便有杜大人推荐也无妨回到朝堂之上。”
胤祚搔搔头:“可是……”
他指出里面的漏洞:“这里最大的原因还是杜大人吧?”
熊赐履耐心解释:“要是下官自暴自弃,即便杜大人推荐也无济于事。”
胤祚恍然大悟。
他咂咂嘴:“可是我觉得在清凉台过日子也不错哎……那是不是不用读书了?”
五阿哥同样心生向往。
他重重点头:“胤祚说得对!我也想要天天住在山清水秀之地,然后快快乐乐的生活~”
熊赐履:…………
这是他未曾想过的道路。
熊赐履嘴角抽了抽。
他忍不住反问道:“那五阿哥和六阿哥打算靠什么吃饭?”
五阿哥微微一愣。
胤祚回答得很快:“等长大以后就可以当王爷,然后就有俸禄和安家银子哒!”
“俸禄和安家银子总有用完的时候……”
“那就问汗阿玛拿!”五阿哥举起小手,回答得非常迅速。
“那要是——”熊赐履的声音戛然而止,冷汗都涔涔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