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和嫔嗔道:“这点子小事就不用说了。”
她帮着徒晰理了理衣裳,笑道:“这些小事母妃来处理就行了,晰儿缺了什么尽管跟母妃说。”
她怎么说也是个贵嫔,年妃再小气,也绝对不敢苛扣到皇子身上,也是当时晰儿未入京,这才让年妃寻到由头,要不给年纪十个胆子,她也绝对不敢。
她有些心疼的瞧着穿上狐裘之后明显有些不自在的儿子,晰儿虽然懂事,报喜不报忧,但行为举止间多少也透露出来了一些,这孩子以往必定是没穿过袭衣,这才有些不自在了。
徒晰先谢了谢和嫔,直言道:“母妃,我来自民间,不懂言中规矩,母妃可否帮儿子寻本言规回来,让儿子读读,再请母妃帮忙找个熟知规矩的嬷嬷教教儿子?”
既然入了宫,便得熟知言里的规矩,闹笑话是小事,要是一个不好,打板子就是大事了。
和嫔点头,“即使你不这样说,我也有此打算。”
她沉吟道: "我身边的甄娘娘当年是慈宁言大姑姑亲自□出来,最是懂规矩,我把甄娘娘娘到你身边,以后就专门负责你身边的事情。”
除此之外,和嫔还挑了一个机灵的小太监,专门伺候徒晰;两个人一内一外,也尽够用了。
其实和嫔还想多给儿子挑几个人,只是伺候儿子的人选皇后娘娘都先行挑好了,她做为妃妾,不好驳了皇后娘娘的好意,只好在这关键处上安排好自己的人。
皇后娘娘虽是好心,但有些事儿不得不妨,特别是她也听闻乌家有个年龄相仿的女儿,还说小小年纪便有着皇后娘娘的品性,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一瞧就知道目的在那了。
她虽然没打算让儿子按着甄家的意思娶甄家女为妃,但也没准备让儿子娶个没落的乌家女回来,总归一句,谁想打她儿子清白的主意,便得先跨过她的尸体。
对此,徒晰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母妃,其实我已经定亲了。"
说起来,他还没来得及跟永正帝说说他和林妹妹定亲的事情,也不知道这门亲事会不会有变化。
想到林妹妹, 徒晰难得的有些心焦, 他还没进城便被苏培成带进宫了, 都来不及跟林妹交待一声,也不知道林妹妹会不会被急哭。
和嫔:……!!!
她的儿子是六岁不是十六岁吧!?怎么这么突然的就定了亲了?
和嫔忍不住抚额,这世界变化太大,她突然有些怀疑人生了。
第65章 休妻
和嫔在经过徒晰解释之后,好不容易才接受了自家儿子早早便定了亲的事实,自己的儿子还是能在自己怀里抱的幼儿呢,怎么这么快就定了亲呢?
虽然成家立室还早,但一想到儿子定了亲,享受不到自己细细挑选媳妇的趣味,和嫔总觉得这人生似乎少了些什么啊。
不过略略一想,和嫔也觉得似乎没得挑的,甄家多年来是靠着奉圣夫人而有今日的成就,是以对于宫里的潜规则可说是再了解也不过。
一般而言,皇子妃大多是挑选娘家不显的官员之女,便是怕外戚干政,特别是在经过平康朝大皇子与废太子夺嫡之事后,对皇子妃的挑选也越发苛刻,不轻易挑高官之女。
四皇子因为出生的早,是以婚配的四皇子妃便是从世家挑选的,别看乌家眼下没落了,但当年乌父在世之时,好歹乌家也算得上是江浙一带的世家大族。
四皇子妃虽然在这宫中算不得绝色,但论人品,论教养,绝对是一等一的,即使是和嫔也不得不说个服字。
四皇子妃好歹是有认真挑过的,可到了八皇子时,那就真的是随便挑的,八皇子妃的娘家不过是京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品官家,这也罢了,八皇子妃空有容貌,但娘家着实不行不说,其品性更是让人着实无话可说。
虽说晰哥儿一出生就被八皇子妃暗算一事是假的;但八皇子妃残害怀胎侍妾一事是真,至到现在,八皇子至今仍就无子;还有贾元春当年被送给慎刑司的老太监玩弄之事,也是八皇子妃做的好事。
几件事下来,和嫔不免对低位官员的教女有所质疑,林如海再怎么都是正二品的官员,又是五代列侯,其教养出来的女儿只要品性能有皇后娘娘的一二,她也就放心了。
再则,听着晰哥儿所说林家对其照顾,哪怕是和嫔也无话可说,这那是教女婿啊,根本是在教养承嗣子,怪不得晰哥儿小小年纪,便想着要以身相许了。
如此一想,和嫔倒觉得林家女可说是极好的对象了,但这前提是永正帝会认了这门婚事。
不只是和嫔,就连徒晰也着实担心,“父皇不会这么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