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市今年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一倍多,上次去省里开会,领导提点他说,可能明年会把他调去省里。
这眼看着就几个月的事儿了,这要是出个事儿,他不得呕死。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怎么解决这事儿,铁矿一天不运行,那损失就是一大笔钱。
没有合理的方案递上去,三天已经是他尽力争取的极限了。
王青青把自己的方案递给张市长,说道,“市长,矿洞那边问题不少,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矿洞支撑材料易断这个问题。这要洞顶坍塌,里面的人就可能被埋。”
“红叶大队后山,地下水丰富,以前用的木材顶柱支撑不了多久。”
看张市长听得认真,她又指着方案第二页画着的一个机器的图纸道,“您看这个机器,我叫它千斤顶。这个三角结构能保证它的稳定性。而且经过计算,这个圆弧形转角可以承重千吨以上,作为这个洞顶支柱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它是用钢铁为原料做出来的,咱们直接就地取材,送到机械厂直接就能造出来,耗费不大。”
说完,又指着下一页的一个方块样儿铁疙瘩道,“这是跟千斤顶配套的定位器,可以精准检测到矿洞重心,保证千斤顶安放在最适合的地方……”
千斤顶倒还好说,这时候已经有了雏形,王青青只是给他们做了自动化伸缩处理,并把结构优化了,提高了承重能力。
倒是定位器就是新的不能再新的技术了,里面用到的核心组件感应芯片,是王青青在京市那会儿研究芯片的时候,顺便做出来的。
这会儿倒是刚好派上用场,真是巧的不能再巧的巧合。
这也给了王青青一个启发,她之后不管是奔着什么目的去搞研究,都会把中途产品分门别类收好,说不准儿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就有用武之地了。
张市长很聪明,见识也很不一般,光是听王青青这么一说,他就把目光聚集在了定位器上。
“这定位器用法不只是这样吧?”
这玩意儿
第108章 沙包大的拳头
定位器当然不止这个用途。
只要里面的感应芯片不变,给它换上不同的外壳,它就会有不同的功能。
看张市长一副感兴趣的样子,王青青耐心解释,“给它修改一下内部结构,还可以用来做信息传输仪器……”
说起这个,王青青忽然想到,这要在感应芯片外面装一个取样分析仪,不就能做一个探测器了吗?
这样的话,拿探测器一测就知道地下矿产的分布了。
她懊恼的想,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仪器给忘记了。
这探测器张市长一准儿感兴趣。有他支持也能早点儿把仪器做出来,省得矿井里工人做无用功。
想到这儿,王青青连忙对张市长道,“还可以用来做探测器,探查地下矿脉的分布。”
果然,这时候张市长脸上浮现一副很感兴趣的表情。
“青青,这探测器复不复杂,适不适合推广使用?”
这要是能全国推广,以后各个探测队可就省了很多事儿。
这些年,因为探测各种矿脉,经常有一些同志,牺牲在恶劣环境里。
虽然这消息没在对外的官媒报纸上刊登出来,但是他们政府内部的报纸却能看到。
每次听到这种新闻,张市长都很是惆怅。
就因为各种设施不健全,很多时候探矿队成员只能靠经验去查看。
而有很多矿脉藏在深山老林,危险重重。
这几年,探矿已经成为一个高危职业,很多人要不是有着崇高理想,根本坚持不下来。
王青青也算半个自己人,张市长就跟她说了这事儿。
王青青越听越不可思议,她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这样一群人,还真不知道他们这么艰难。
要是张市长所说属实,那这些探矿成员岂不是十探九空?
她这时候代入探矿队成员情绪中,思索着得赶快把探测器做出来,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做的尽可能小巧一点儿。
于是,王青青跟张市长说好,过几天就把探测器设计图纸交过来,早一天做出来也能早点儿运用到实际中。
这次过来,不仅提交了铁矿厂矿洞修建方案,还解决一个困扰探矿队的难题,王青青心满意足的提出了告辞。
张市长一拍额头,叫住了要走的两人,道,“刚刚忙着正事儿,倒是差点儿把咱们大功臣给忘了。”
接着看向谈越,笑呵呵的道,“小谈,你这是要做咱大院儿的女婿了?”
谈越作为上次间*谍大案的侦查领队,他接触了好几次,他不可能不认识。
他在谈越进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只是那会儿他没有心思想其他事儿,只跟他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