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嫁帝王(55)

作者:观花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快至端午,长安弥漫着一股箬叶和柊叶的清香。永兴坊坊门处有一处商肆,原是一家角黍店,生意一般,唯独熬制的甜粥香甜可口,颇受追捧,招来无数客人。

景熙帝穿着件青色袍衫,眉眼带着餍足,坐在木凳上不急不忙地喝着素粥,确实如传闻般好喝,便让营营多买了一份,唤人送到光宅坊。他温声嘱咐:“夫人还在睡,等她醒来想吃便热一下,不想吃便算了。”只是尝着味道不错,便想给徐氏带一份,吃不吃、吃多少那是徐氏的事情,他没有什么意见。

营营悄悄打量着一下景熙帝身上的袍衫,小声道:“郎主,这是夫人给您做的?”

景熙帝不由含笑,“她有心了。”

营营也笑,他是极为衷心的人,爱屋及乌,对徐氏也很喜欢,“夫人手艺极好。”太后娘娘做的夏袍,不过是自己挑了布料,便说是亲手缝制;可这身青衫,却是徐氏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景熙帝如今的地位,并不缺少为他量体裁衣之人。他只是看中做事的人是谁,有没有用心罢了。

他喝完最后一口,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

此时天已大亮,三五成群的官员骑马上值,马蹄在青石板上敲击,留下一串哒哒声响。

景熙帝还未出坊,便见晋王骑马路过,手执马绳,眉眼郁郁,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他微微蹙眉,“晋王最近心情不太好?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营营点了点头,猜测道:“王府里有位怀孕的孺人,身子总是不太好,请了好几次侍御医了,王爷可能为此烦忧吧。”

景熙帝略一思忖,便有了想法。“到底是晋王的第一个孩子,你让尚药局多看顾些。”

他又唤了个脚力快的侍卫,去刚才的商肆里买了一份素粥,趁热送到在待漏院等候的晋王手里。

晋王看到这份素粥,眉眼稍霁,只是想到这粥的出处,定是兄长宫外宿夜,就有些介怀。一边嫌弃一边痛快地喝完了。

大概是景熙帝终于想起了这个可怜的弟弟,一连几日送了好些奇珍异宝,虽然晋王不怎么喜欢,但他念着这份心意,到底心生些欢喜。

每年六月,除了十日一旬假外,夏至和端午各放一天。今年稍稍特殊,夏至在端午的前一天,两天连放,因此整个长安都热闹了起来。

景熙帝难得能连宿两日,以至于府里的下人们走路都带着一股轻快,其实满打满算也就一天多一点罢了。

张娘子见状,有些犹豫,“你家郎主好不容易可以多待几天,若不然你就不用陪我去摆货了。”

说的便是端午那日,长安热闹,两人打算出去卖些彩绳赚些银钱补贴家用。

徐氏纯粹是去帮忙的,在府里呆了许久不曾出门,早就有些烦闷了。但她又不太想一个人出门,也是好不容易找到这个机会,笑道:“他只有夏至那一天在家,端午就要出去做事了。”

端午那天,宫中大开御宴,遍邀群臣,吟诗奉和,以示庆祝,景熙帝自然是要回宫的。

张娘子恍然大悟,随后轻轻叹了口气,“都是在外讨生活的,赚钱不易啊。”

徐氏顿时有些心虚,她虽然在国公府过得不是太好,但衣食还是没有问题的,尤其嫁入晋王府后,更是享受了很多富贵,极少为银钱犯愁。

她也有些疑惑,“我瞧着娘子你还种地、做媪婆贴补家用,怎么还这么节俭呢?”

张娘子眉眼有些得色,“我家三个儿郎呢,这财礼和昏礼就是一笔大的支出。而且你看,这宅院也小,住不下这么多人,还要单独为他们置办宅院呢。”

徐氏顿时了然,京中宅院价格昂贵,即便是官宦人家,至今也有租赁官舍居住的。

她心事重重地回府,从手腕处取下钥匙,清点自己的私产。

早就数了很多遍,除了柜坊的不动银,只有良田是每年固定进项,但也是靠天吃饭。另外的一些宅院,每年都要在修缮上耗费银钱,算下来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她想了想,还是打算租赁出去,省下那笔修缮费,只是手中无人,只能暂且搁置。

这府中的人,都是景熙帝安排的,对他来说也许知根知底,只是对徐氏来说,不过是陌生人罢了,还不如出身英国公府的陈嬷嬷来得信任。

徐氏收拾好东西,坐在窗边,有些沉默。

三个月前突然重生的那一天,也是在这样的一个窗前,有阳光,有重活的喜悦和庆幸,还有陈嬷嬷。

她低头看了看腰间的护身符,上边的香气有些淡了,边痕也有些毛糙。

莫名地开始想念总是絮絮叨叨的陈嬷嬷了。

*

晚上入睡的时候身边还是空的,一觉醒来身边就多了人。

上一篇:二嫁东宫下一篇:影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