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声道:“你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
“回去吧,让我想一想。”
跨越门槛,冷风拂面狂烈而来,晋王挑了挑眉,微微展颜,脚步轻快地离开了甘露殿。
走上数十步,远处两人被簇拥撑伞缓缓而来,其中一人脚有些跛,所以走地不是很快。宗室子弟中,惟有汉王和吴王有腿疾,但汉王年幼之时就治好了。
晋王定睛一看,又瞧见了景熙帝的心腹营营,心里一紧,转而看向另外一人。瘦高的个儿,眉宇之间有些郁气,因为穿得单薄,耳朵都泛着红色。
他下意识摩挲着手里的香囊,上前走上几步,微微俯身:“见过两位皇兄。”
“无邪,你回来了?”吴王宽厚,温声道:“能赶上过节,倒是好事,正好你二哥也来了,有空来府上喝两杯。”
晋王趁机打量一下荆王,微微蹙眉,“二皇兄穿得怎么这么少?”
他说着便把香囊塞到荆王手里,触及到对方指尖,只觉冰寒刺骨。“冬日寒冷,在外说话也是受罪。这香囊你先用着,有空我们再聊。”
似乎对荆王的出现毫无兴趣,很快就迎着风雪离开了。
荆王感受到一股暖意,回头静静看着晋王的身影,声音淡淡的。“传闻晋王冷淡对人,却不知他这般细心。”
“都是从他这个年龄过来的,知道小孩子么,总是爱装冷酷。”吴王莞尔,笑道:“他养在太后膝下,比较孝顺和细心,从前未出宫建府时,也和母妃常有往来。母妃挺喜欢他的。”
荆王轻笑,“是么?还是皇兄消息灵通,我久守皇陵,母妃已经很久不曾给我写信了。”
“你呀!”吴王无奈摇了摇头,“你少问她要点钱,母妃就理你了。”
荆王拢紧袖口,“这几年旁的不行,子女运倒是不错。只是孩子生得多,手头就有些紧,让母妃帮衬一下有错么?也是她的亲孙。”
作者有话要说:
困,错别字等我睡醒改一下。
第68章 安宁
此处眼多嘴杂,又有景熙帝的心腹在,吴王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趁着营营进去通传的时机,小声提点荆王:“见到陛下的时候,要恭敬些,别使性子,知道么?”
他和荆王只相差半岁,虽是兄弟,却并非一母同胞。荆王生母是太妃的媵妾,难产没熬多久就去世了,彼此太妃已经生产,很有照顾孩子的经验,先帝便让太妃共同抚养。因此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极好。
荆王漫不经心地哼了哼,没放在心上。在百无聊赖中,他懒散地走了两步,停在梅花树下,看白雪压枝,欲坠不坠,起了兴致,伸手折下几枝腊梅。
他劲用得巧,枝条上积雪只是微微散去少许。
吴王踱步而来,温声道:“现在喜欢梅花?我府里种了几棵,给你折些过去可好?”
荆王斜瞅了他一眼,“皇兄真没意思,想送就送,何必要问我呢?”
吴王无奈:“好好好,我回去便差人给你送过去。”
营营撩开厚帘走了出来,退后两步,微微躬身:“吴王殿下、荆王殿下,陛下有请。”
殿里温热扑面而来,荆王手中束着的梅花上,白雪悄悄融化,留下手中水迹。
荆王微微蹙眉,稍有些不耐,撩起吴王袖口顺道擦了擦手。
吴王警告地看着他。
荆王别过脸去,只当没看见。他已经快二十年没有回到甘露殿了,这里的摆设似乎同从前并没有什么变化,显然景熙帝保留了先帝的装饰;只有细微处,多了一些粗狂的雅致,添了一些生机。
他垂头看着自己手里的梅花,没有吭声。
耳边听到营营的细声:“陛下,两位殿下来了。”
景熙帝放下笔,忙走了过来,托起两人想要下跪的身子:“这里没有外人,两位皇兄不必多礼。”
他是第一次见到荆王。
两人虽然年龄差得不多,但景熙帝从未见过荆王。直到他娶了郭氏为妻,这个人才第一次在他脑中留下了痕迹,但是很淡。毕竟两人确实没有什么交集,在景熙帝幼年之时,荆王便被打发至皇陵了,非诏不得入京。
“陛下客气了。”吴王忍不住露出一抹笑容,瞥见对方身后案桌上的一堆奏疏,有些意外:“马上要过年了,陛下还未封笔么?”而后顺道掐了一下荆王。
景熙帝笑了笑,将人引到榻上就坐,“一些小事,正好有时间便一起处理了。”
荆王无所事事地听着两人一来一往说一些闲话。他捂着嘴,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将将花放在案桌上,轻轻一推,插嘴道:“陛下,这花挺好看的,送你了。”
景熙帝不禁讶然:“我还以为是你心头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