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妃们再看徐氏那张脸,曲眉丰颊,身材丰腴,青涩中又透着妇人的风情,浑身散发着承欢雨露后的慵懒和麝足。又因初为人母,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如水的温柔。即便众人早已做好心理安慰,真当面对真人,心中也难掩酸涩和羡慕。
她们微微垂头,齐身行礼,“见过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徐氏坐定,微微颔首,很是淡定:“起来吧。”
她扫视一圈,心中稍稍有些惊讶,觉得景熙帝后宫的人还是很多的,也不像是传说中的不近女色。只是有些人确实很陌生,从前都是没见过的,应是位份比较低吧。
徐氏在中间位置看到了萧才人,她面容冷肃,长眉入目,发鬓稍显简单,眉眼清冷。
两人目光对视,而后徐氏移开目光,她不是那么愚笨的人。对方毕竟生育了圣人的长公主,降位只是一时之策,位份迟早会升上去的。
不像她,虽为皇后,却并未坐稳中宫之位,面临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她微微出神,却听见宫人细细的声音,抑扬顿挫地通报:“太后驾到。”
周太后化了浓妆,穿碧衫红裙,头上满是珠翠。走动之间,略动衣袖,露出的红色指甲上都镶着珍珠。
徐氏起身跪地,众嫔妃也跟着起身跪下,一同磕头行礼:“儿臣/妾身参见母后,母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脸色舒展,四下环顾,便知今日来了许多没有资格进入宁寿宫的人,怕是为了打探皇后徐氏的性情,顿时有些想笑。
她微微颔首,“起来吧。”
徐氏被婢女扶着起身,而后坐在下方首位,众人也一一坐定。然后,殿中的气氛有些莫名地安静。
她是第一次做皇后,本身不是什么活泼热情、能言善辩之人,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略一思忖,询问道:“母后,可用膳了?”
太后掀起眼皮看着那张脸,觉得皇后和晋王妃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她仍然记得晋王妃的身体不是很好,小小年纪脸色都有些暗黄,便是眉眼也是郁郁。所以后来她是不怎么喜欢晋王妃的,毕竟那张脸一看就是生活过得不舒心的。可是皇后徐氏的脸,却是脸如圆盘,白皙透红,比晋王妃还要漂亮。
太后从前是没有什么怀疑的,只是看着徐氏也不怎么舒服,所以不太想看见她。可她也不知自己是不是看话本看多了,心中总是有些异样的、难言的感觉,忍不住也跟着怀疑起来。
她不舒服,是很难也让别人舒服的,心不在焉地说了一句:“吃过了。”
场面又冷清了下来,有几位想要说些什么,又顾及太后坐在跟前,只好将口中的话咽了下去。
太后也有些后悔,挥了挥手,“皇后留下,你们都下去吧。日后还是老规矩请安。”
等到后妃们一一离开,太后轻晃着茶盏,不紧不慢地喝了口温水:“皇后,你也看到了。后宫的嫔妃们岁数也不小了,又迟迟不得宠,如何能为皇家绵延子嗣?你既是中宫之主,也该担起国母的职责,为皇帝开枝散叶才是。”
徐氏眉梢微动,“这是陛下的意思?”
太后笑了,“这是前朝的希望,也是天下子民想看到的。陛下膝下有嗣,朝堂才会更加安定。”
徐氏不说话了,胸口发闷。好像立后之后,景熙帝就一定能有嗣子似的,也没见上辈子对方膝下有子呀?况且,他至今未有嗣子,不也稳坐朝堂了么?何必还要添人呢?
她心里是很不情愿的,轻声道:“儿臣回去,会同陛下商量的。”
徐氏怀揣心事,眉眼之间透着一股子倦色,脸色沉沉地出了宁寿宫。不过行了几步,步撵便被人拦了下来。
“皇后娘娘,妾身杜氏拜见娘娘。”
徐氏撩开帘子,便见撵前站着一位丽人,五官只是一般,但凑在一起还很清丽,又因身子窈窕,显得很是出挑。只是面色苍白,显了几分楚楚可怜的模样。
云香小声提醒,“是杜宝林。”
宝林是位份,正六品,在才人之下,中下品阶。
徐氏微微凝眉,“可是有事?”
杜宝林抬头看她,脸上的笑很苦涩、可怜。她低低地弯下身子,小腿一直在抖,声音柔软又坚定:“殿下,妾身杜氏斗胆,愿为娘娘分忧,”
徐氏早膳未用,又与太后有些机锋,一时没有领会其中意义。“分忧?”
杜宝林微微仰头,脖颈修长纤细,白皙透着淡淡的绯色。她一直在门口等着,穿得又单薄,身体有些受不住了,“殿下...”
身子微微摇晃,眼前一黑,便昏倒在地上。
徐氏下意识俯身,“去唤奉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