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胤祐知道,福晋其实什么都明白。
只是不愿意说,且其本性善良,只是不爱表现出来。
在胤祐心中自得之时蓝色的大包车缓缓驾驶到了面前。
大包车前面六匹马牵着,几人走上大包车,才发现里面真的很空旷。
甚至连座位都固定好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车,坐着震动感居然比马车还好。
几位将领第一次见这么新奇的玩意。
没忍住在大包车上四处走动。
甚至小声惊叹议论了起来。
无不在夸赞这个大包车的神奇之处。
胤祐知道,这就是曾经看到的视频中的公交车。
嗯,简易版。
他记得那个公交车是能直接动起来的,而这个需要马匹来拉。
但胤祐并不因此觉得落魄什么的。
他相信,迟早有一天,他们也能制造出能自己动起来的车。
大包车的速度并不慢。
很快就到达了紫禁城旁边的车站。
胤祐四处看了看,正好处于官道旁边。
看来,这个大包车是专门给官员们给准备的,方便其上下朝。
一到乾清宫,几位将领也恢复了以往的沉稳。
康熙照例夸赞了一番,直将几人夸得面红耳赤。
随后大手一挥,赏赐了一堆东西后,才让将领几人离开。
胤祐微微垂眸,康熙单独留下他,定是有问题要问。
想到福晋整的研究院,大概率是与之有关。
康熙看着眼前微低着头,神色恭敬的儿子,眸光放在其变得好转的腿,眼中闪过几丝复杂。
心下轻叹一声,康熙将放在桌上的信封,交给胤祐。
“这是你大哥和八弟送过来的信,你看看,有什么想法?”
胤祐打开信封,忽视掉开篇的问候,直接看向信封的主要内容。
眼中有些诧异。
他本以为是讲述福禄寿的事,心中还打算待会多讲述下这个东西的危害,来说服康熙。
没曾想,这居然是一封请求攻打倭寇的信。
大哥和八弟出海后,先是在西方逛了一圈,获得不少的东西。
福禄膏毕竟现在还未进行传播,所以几位阿哥都不着急。
但之后他们在回来之前,在东方各国转了转。
除了贫瘠的印象,其中倭国却是单独的。
不仅派兵试图抢夺胤褆和胤禩船上的物资,甚至几度出言不逊。
嗯,不仅对他们,还包括了大清。
要不是胤褆有打仗经验,再加上后面这批出海人员都是有经验的。
不然只怕传过来的,就不是信了,而是倭国的通知单。
胤祐看了眼情绪淡定的康熙,将手头上的信封重新递给梁九功。
看着其恭恭敬敬地将信封放在康熙桌案上。
“儿臣认为,此战,可为!”
康熙眼眸微动,不动声色地看向胤祐:“哦?说说看。”
“前段时间,倭寇便频繁出现在大清沿海边界,这是在蔑视大清的同时,也在试探大清的态度。”
胤祐一直都想将倭国这个巨大的隐患给解决掉。
但之前康熙虽没有明说,但显然是不愿意出兵的。
其实胤祐也理解,前几年大清内战刚歇,乱党并不算安分。
后大清又与俄罗斯帝国发生过多起摩擦。
内忧外患,再出兵倭国,耗费财力人力不说,乱党还会借此生乱。
但这都是在他看了视频之前的想法。
看了视频后,管他什么乱党,倭国必须灭!
也因此,看到康熙有了动摇,胤祐自然会极力劝说。
“然,倭国在发现大清为宽仁礼仪之邦后,却越发得寸进尺。”
胤祐说完,神色深沉地看向康熙,“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试探的开始?”
然后一次一次试探到底线,最后便进入到视频中看到的那般。
从处心积虑的试探,变成光明正大的入侵。
何其可悲?!
第51章 奇思妙想七福晋(9)
胤祐在乾清宫内待了许久,与康熙讨论至天黑,两人才意犹未尽地停下话头。
康熙眼中带着欣赏,看着这位许久未曾关注过的儿子,心中欣慰不已。
也正因此,康熙在被提醒天色渐晚,该用晚膳后,顺口将胤祐留了下来。
“留下吃顿晚膳,再回去吧。”
语气难得的带上了亲切和关怀。
面对康熙如此表现,胤祐微微怔了下,垂眸掩住眼中的涩意。
“谢皇阿玛。”
对于胤祐待在宫中用膳的消息,攸宁心中并不意外。
无论是她和康熙合作搞出来的这些变化,还是胤祐这一场打得还算漂亮的胜仗,想来都需要时间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