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儿昨夜救下十四,称得上忠勇双全,臣妾觉得这个封号极好,比内务府拟的那些温啊荣啊贴切得多。”德妃满面含笑说。
完颜照本来就是十四的人,还说什么亲事啊。
完颜照朝德妃眨眨眼,德妃却朝她招招手:“照儿,还不快跪下谢恩。”
完颜照又看顾倾,顾倾在看窗外。
忠勇格格!到底有了封号,又升一级,忍了,完颜照跪地谢恩。
康熙一时兴起当场赐下封号,忠勇二字说出口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不妥,毕竟完颜照是个小姑娘。可听德妃一说,似乎也没有那么糟糕。
君无戏言,忠勇就忠勇吧。
在永和宫用完午膳,康熙歇了一会儿才走。
他走的时候,整个后宫都知道了那句声震云天的“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三岁不到的十四阿哥通过了皇上的考校,改日便要到尚书房读书了。
太后听说也愣了半晌,问身边服侍的:“太子是几岁到尚书房读书来着?”
身边服侍的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好像是四岁。”
“八阿哥呢?”
“五岁。”
太后摸了摸正坐在她膝边吃西瓜的九格格,爱怜地说:“也是个可怜见儿的。”
九格格扬起笑脸:“皇祖母,您不知道,琪琪格的十四弟可聪明了,聪明人都喜欢读书,读书并不可怜。”
琪琪格是太后给九格格取的乳名。
太后笑容慈和:“是是是,咱们琪琪格也聪明,也爱读书,读书并不可怜。”怕只怕太聪明的孩子留不住啊。
六阿哥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德妃是个聪明人,怎么还敢让十四阿哥做那根出头的椽子。
靶子竖得那样高,是怕别人看见不见吗,以后可有的她受了。
宜妃听说之后,心里虽然酸,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
她笑着对敏嫔说:“幸亏本宫逼着九阿哥头悬梁锥刺股,早早进了尚书房,若拖到今日,可不让人给比没了。”
敏嫔自然要吹捧宜妃几句,宜妃安慰她:“不怕的,有十阿哥顶在前头,且轮不到十三去比呢。”
敏嫔陪笑着说:“十阿哥最不爱读书,这下可有贵妃头疼的了。”
这话宜妃爱听:“不是说贵妃在闺中颇有才名吗,怎地生出这样一个混世魔王来。若十阿哥还进不了尚书房,贵妃前面这个‘皇’字怕是加不上了。”
敏嫔朝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可怜她还想做中宫皇后呢。”
宜妃好像听了什么笑话似的,哈哈大笑起来。
彼时,贵妃确实很头疼,让她头疼的不是十阿哥不用功,而是十阿哥太用功了。
从永和宫回来,十阿哥头上的红肿消了,精神却仿佛遭到重创。鸟也不逗了,狗也不遛了,一头扎进书房,收拾好书箱便带人往奉先殿罚跪去了。
贵妃追出门:“天气热,用过午膳再去。”
十阿哥脚下没停:“去晚了汗阿玛会不高兴的。再说奉先殿比储秀宫人少,凉快得多,是个背书的好地方。”
十阿哥忽然懂事,让贵妃有些不知所措,忙吩咐跟着的人将午膳带上。
放心不下宝贝儿子,贵妃胡乱用了几口午膳便扶着宫女的手赶往奉先殿。远远瞧见十阿哥跪在一处阴凉里背书,表情专注。
又背完一遍,十阿哥问近身服侍的:“多少遍了?”
近身服侍的抹了一把额上的汗,甩在地上:“一百五十遍了。”
十阿哥沉吟:“还差五十遍。”
近身服侍的忙跪下磕头:“十阿哥以身体为重。”
十阿哥摆摆手:“我答应过别人,在十日内通过考校,断不能食言。”
说着从怀中摸出一方半旧的素帕,放下鼻端嗅了嗅,又小心收了回去,继续背那剩下的五十遍。
将两百遍背完,十阿哥让人搬来一张小几,在小几上放好笔墨纸砚,跪着奋笔疾书。
夏末暑热未散,只一会儿便汗湿了衣裳,十阿哥索性脱掉外衣,只穿中衣,仍旧热得满脸通红。
贵妃隐在暗处抹眼泪,忽听身后有动静,转头见皇上朝这边走来,贵妃才要行礼,被皇上扶住。
两人并肩看了十阿哥一会儿,皇上说:“十阿哥知耻后勇,朕心甚慰,只罚他跪一个下午,日落之后便回去吧。”
说完皇上绕道自回乾清宫去了。
贵妃一直站到天黑,等太阳落山忙过去扶起儿子,把皇上午后来过的事说了。十阿哥跪了一下午,半天才站起来,贵妃要传软轿,十阿哥不让,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储秀宫。
回来也不肯休息,直接叫人把被褥全都搬去了书房,用过晚膳之后挑灯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