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的梁向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轻云淡,好像一头困兽,就快因为找不到出路而发疯。
“绕开梁九功,还有别的路。”哪怕即将要嫁给十四,完颜照也没忘了自己的筹谋。
梁向倏然抬头:“什么路?”
完颜照盯着他的眼睛:“帮英郡王做事。”早点把皇上变成太上皇,梁九功自然也就退了。
梁向瞳孔骤缩,他以为自己够野了,没想到还有一个比他更野的。
人还没嫁给英郡王呢,就想着算计皇上了!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英郡王的意思?”说话的时候,梁向警惕地朝夹巷两边望了望。
这要是传出去可是掉脑袋诛九族的大罪。
完颜照笑:“有什么区别吗?”
梁向收回目光,定下心神,让他放下完颜熙根本不可能,左右都是个死,倒不如搏一搏:“现在要我做什么?”
下毒,还是行刺?
完颜照压根儿没往那方面想:“我想知道那些流言都是谁在传?”
始作俑者不用问肯定是十四本人,可梁向也说了,流言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几天传遍了整个京城。
完颜照不信这其中没人推波助澜。
她对十四提起,十四并没放心上,还笑着说那些人帮了他的大忙。
十四能咽下这口气,完颜照却不行,她非要把幕后推手揪出来不可。
“就这么简单?”梁向怀疑自己听错了。
完颜照瞥他:“投名状,懂吗?”
梁向点点头:“好,交给我。”
要说为了完颜熙,梁向那不是一般的拼,几天不到便查出了幕后黑手及其帮凶。
只不过结果让他有些无语。
“流言是英郡王自己传出去的。”梁向告诉完颜照的时候,还有点懵。
自己黑自己?图什么!
对上完颜照略带狡黠的目光,梁向瞳孔一缩:“只是为了娶你?”
比不过比不过,梁向以为自己为了娶媳妇已经够拼的了,没想到英郡王比他还狠。
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流言是英郡王放出去的,我猜在暗中推波助澜的那一个应该是三阿哥,对不对?”完颜照想了想说。
梁向诧异:“你怎么猜到的?”
毕竟三阿哥陷在户部的差事里,一边被皇上骂,一边被王公大臣骂,好像还挺忙的。
“所有皇子阿哥都有册封,只三阿哥什么都没捞着,还天天挨骂,你说他气不气?”
想到三阿哥如今的窘境,完颜照心里一阵畅快,大位之争第一个出局的人有了:“你想办法把消息放出去,让三阿哥背黑锅。”
虽然梁向说皇上最近一直在忙着接见各国使节,没空查流言的事,完颜照也怕万一哪天皇上心血来潮想查一查,把十四翻出来就不好了。
未雨绸缪,还是先麻烦三阿哥把黑锅背了吧。
反正三阿哥身上也不止这一口锅。
于是没过几天,流言反转了,说是三阿哥入股军工厂不成怀恨在心,故意编排英郡王。
流言这种东西本就无迹可寻,传个一两天也就过了,可如今顾倾是郡王,手里掌握着朝廷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军工厂。
想巴结他的人太多了,所以流言反转的时候,有心人便把主意打到了三阿哥身上。
再加上三阿哥因为追缴户部欠银一事闹得天怨人怒,弹劾三阿哥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上了康熙的案头。
又把康熙气到不行。
自己的差事办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好,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这么多年他对三阿哥的教导也是白瞎。
几日后,三阿哥被夺了户部的差事,罚去翰林院编书。
好巧不巧,上次被三阿哥逼死的那人正好是个老翰林,在翰林院颇有些声望,三阿哥想在翰林院有所作为,靠编书重得圣宠几乎是不可能的。
晚上歇下的时候,顾倾对完颜照说起此事,完颜照只是笑笑。
他喜阳谋不屑阴谋,需要阴谋的时候,就由她出面吧。
当清朝将被沙俄侵占的土地尽数收回时,西洋那边的战争也有了结果,沙俄战败。
仗才打完,西洋各国马不停蹄地派出使团来访问,同时带来了当时他们认为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
几国使团凑齐的时候,正赶上万寿节,皇宫大摆筵席招待各国来使。
席间,比利时使者向康熙敬酒过后说:“皇上,俄国战败了,从他们的俘虏口中得知贵国制造出了连发的火.箭.炮,不知我等可否有幸一观?”
因为南怀仁的关系,从前清朝的很多火器都是从比利时高价购买,清朝和比利时的关系最好。
可在俄国替噶尔丹购买先进火器的时候,比利时同样热情。因为他们知道噶尔丹买火器是为了跟清朝打仗,当清朝发现自己的火器落后于人的时候,必然也会求助比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