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快到仿佛只是眨了一下眼。”俄国高级军官向沙皇描述道,“战斗是在清晨打响的,奇怪的是清朝军队并没有像之前那般溃退,而是扎住阵脚,用箭雨阻挡准格尔的骑兵。”
“箭雨?”沙皇有些不解。
高级军官点点头:“对,就是弓箭的箭。”
“用弓箭对抗□□?”沙皇完全不能理解。
高级军官仿佛沉浸在什么恐怖的回忆中,半天才颤着声音说:“最开始是弓箭,之后是火箭,然后……清朝军队那边忽然传出一阵阵尖啸的声音,震得耳朵疼。臣捂住耳朵,眼前便是一片火海,臣以为还是火箭,带声音的火箭,谁知射过来的是炮弹。”
越说声音越颤:“臣敢发誓,没看见清军那边的大炮,可炮弹就这么把准格尔的军队炸成了肉酱。到处都是火和尸体,一拨尖啸声过去还有第二拨,数不清的炮弹砸过来,把草原变成了地狱。”
沙皇惊愕:“没有红衣大炮,他们是怎么把炮弹扔过去的?”
高级军官摇头:“不知道,臣只记得炮弹飞过来时的尖啸声,震耳欲聋,铺天盖地,好像谁把地狱的门打来了,放出无数恶魔。”
沙皇倒吸一口凉气,问身边的另一个高级军官:“你可见过这样的武器?”
那位高级军官专门负责俄国的火器制造,闻言也跟着摇头:“臣去过英吉利、法兰西和比利时,见识过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虽然比提供给准格尔汗国的武器先进许多,也要用大炮投掷火药。只能听见声音,却看不见炮的,臣也从未见过。”
当时的火器制造还比较粗糙,用大炮有炸膛的风险,再加上为了提高精度,两队对垒用大炮往往会把大炮推出阵营再发射。
可戴梓设计的火箭炮炸膛率非常低,用起来只追求广度不追求精度,再加上体积小到还没有战车高,藏在阵营里哪里看得见。
当然沙皇并不知道这些,也不相信以清朝的实力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这么厉害的火器,唯一的可能便是被人骗了。
被英吉利、法兰西和比利时骗了!
这些国家一方面卖给俄国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一边却把真正厉害大杀器转卖清朝,两边赚钱。
军火商两边赚钱很正常,可让沙皇生气的是,那些国家居然敢对他藏私!
以为他不如清朝的皇帝吗?
为了援助准格尔汗国,沙皇可是下了血本的,只为拿到蒙古北边的土地。结果土地没拿到,噶尔丹先死了,俄国援助准格尔的那些火器也被炸成了无用的铁片。
这谁能忍!
不过柿子要捡软的捏,沙皇不敢再打清朝的主意,转头找欧洲几个老伙计算账去了。
清准一仗打下来,清朝西边消停了,北边也消停了,欧洲却意外地乱了起来。
顾倾听九阿哥说起欧洲的乱事,心中感慨,这要是给沙皇来场直播,告诉他火箭炮“喀秋莎”本应是他们研究出来对付德国的,如今却被他提前拿来对付他们,估计能把沙皇气吐血。
这时候有朝臣向康熙提议,趁着欧洲大乱,向沙俄发兵一举夺回贝加尔湖流域和整个远东地区。
康熙有些犹豫,主要是这些个地区气候严寒基本没法住人,更没办法种庄稼,如此劳民伤财地讨回来也是全无用处。
顾倾却不这么认为,在后世西比利亚可是个好地方,虽然不能住人不能种庄稼,可是资源多呀,光石油和天然气就不知道有多少。
“汗阿玛,大清的疆土哪怕收回来放着也不能拱手让人。”没想到四哥不知道后世的事,居然也是这个态度。
没错,只要曾经是大清的疆土就一定要收回来,顾倾跟着附和:“即便是放着,也可以作为边疆的战略缓冲,这个缓冲地在咱们手里,总比在敌人手里放心。”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主要是几场打仗打下来,大清在最后关头翻盘了没错,可消耗也是极大的。
这边消耗巨大,那边三阿哥不给力,追缴国库欠银到现在还没个章程,康熙便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钱啊。
顾倾知道这段历史,自然明白康熙的难处,可国土一寸都不能丢:“汗阿玛,军工厂的账上还有十几万两银子,不如先挪借到国库去,等三哥有了好消息再还也不迟。”
戴梓比顾倾想象中的还要强,连发火箭炮,浓缩火药,更加小巧的炮身,精良的设计为后期制造节省了不少成本。
不过顾倾最想感谢的还是噶尔丹,这家伙可能是被火箭炮炸懵了,突围的时候认错了方向,第一次突围就挂了。
可汗死了,对面不可避免地又是一阵大乱,没头苍蝇似的被第二拨炮弹轰成了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