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女儿一日之间由妻变妾,大妃越想越不甘心,一大早便起床梳妆,她要进宫见太后,求太后给纳日松指一门好亲事。
昨日皇上金口玉言,琪琪格的亲事无法更改,注定指望不上了。其木格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她压根儿没想指望。
可琪琪格吃了那么大的亏,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太后怎么也得拿出诚意来给纳日松指一门好亲事,至少要娶个郡主回去吧。
大妃信心满满进宫求见,谁知没见着太后,反倒见识了宁寿宫赶人的大扫把。
大妃气死了,又去找沙津亲王哭闹,沙津亲王无法只得亲自求见太后,结果被同款大扫把赶了出来。
见不成太后,沙津亲王又怕大妃跟他胡搅蛮缠,只得求见皇上。
康熙有要事委托沙津亲王去办,其中风险不小,涉及西边安定。本想等事情办好之后给沙津亲王的嫡子册封贝勒,平定噶尔丹时再让他从旁策应,到时候晋封他的嫡子为郡王。
一门双王,哪怕是在科尔沁也不多见。
谁知沙津竟是等不得,一会儿纵容他的女儿与太子偶遇,一会儿让他的大妃跑去骚扰太后,现在又来求他给嫡子指婚。
事情还没开始办,尾巴倒是翘上了天,康熙简直烦不胜烦。
军国大事已经够他忙了,太子的嫡福晋都是拖到这个月才选定,他哪里有时间替别人选儿媳。
于是康熙只得去宁寿宫找太后帮忙。
太后知道康熙最近很忙,也知道康熙无事不会召沙津进京,更知道沙津和他那个继室有多烦人。
闻言心中冷笑,给康熙出主意:“他们夫妇不就是觉得琪琪格吃了大亏,想在纳日松的亲事上找补回来吗。既然是找补,不给一个郡主配纳日松,他们恐怕不会干休。哀家盘算过了,宗室里的郡主年纪都不适合。皇上若有心抬举沙津亲王,不如将她的嫡长女许给十阿哥如何?”
太后最初就是这么想的。
科尔沁亲王的嫡长女配十阿哥也不算辱没了,在儿女亲事上果然还是太后更有经验。康熙生母早亡,前年太皇太后病逝,长辈之中只剩下太后能帮他参详一二了。
康熙知道太后是个老实人,故而十分信任:“太后说得很是,就这么办吧。”
太后就知道皇上会答应,可她还是把顾虑说了:“只不过其木格虽是沙津亲王和原配大妃所生的嫡长女,却没有郡主的封号,就这样配给十阿哥,恐怕贵妃心里会不痛快。”
康熙忙国事还忙不过来,根本注意不到这些细枝末节,但他隐约记得沙津亲王的原配大妃好像是太后的亲侄女。
“朕记得下旨册封过沙津的女儿,难道所封不是郡主?”那次册封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康熙记得不是很清楚。
太后摇头苦笑:“确实册封过,也确实封了郡主,却不是嫡长女,而是嫡次女,就是昨日被太子领回毓庆宫的那一个。”
原来是那一个,康熙微微蹙眉。单纯到愚蠢的女孩子不适合做太子妃,做侧妃满够了,只不过他没想到那一个居然是郡主。
既然太子的侧福晋都是郡主,十阿哥的嫡福晋没道理只是个白身,于是康熙痛快答应太后再封其木格为郡主。
做不成一门双王,来个一门双郡主,一个嫁给太子,一个嫁给十阿哥,也算他对沙津的看重了。
几日后,颁下三份赐婚圣旨,其中两份是给太子的,另一份是给十阿哥的。
册封和硕额驸石华善长子正白旗汉军都统石文炳的嫡次女石氏为太子嫡福晋,册封蒙古科尔沁沙津亲王嫡次女琪琪格为太子侧福晋。
由于石氏原来没有封号,圣旨里也没提琪琪格是郡主。
册封蒙古科尔沁沙津亲王的嫡长女其木格为十阿哥的嫡福晋,同时册封其木格为郡主。
太子早就知道皇上给他挑的嫡福晋是谁,侧福晋是谁,反正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领旨的时候表情淡然。
沙津亲王进京有时间限制,不日便要返回科尔沁,下旨之前康熙只来得及与贵妃说起。
贵妃当然不同意,一则其木格长得丑,二则其木格比十阿哥大六岁,三则她不想跟沙津亲王那个不着调的大妃做亲家,为此闹了一场。
最后还是钮祜禄氏有人进宫提点,说其木格的额赫出自博尔济吉特氏,是太后的亲侄女,背后站着整个博尔济吉特家族,沙津亲王又极得皇上看重,这门亲事对十阿哥极其有利,贵妃这才作罢。
可贵妃愿意了,不代表十阿哥也愿意,十阿哥是被贵妃派人押着才勉强接旨。
沙津亲王一家领旨的时候更热闹。
第51章
沙津亲王本人还好,两个女儿都是郡主,一个嫁给了太子,一个嫁给了十阿哥,尤其是其木格的亲事,简直让他惊喜。虽然皇上没给纳日松赐婚,也不算亏待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