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太子是只猫+番外(116)

正当她这样想着,里面就传来了两人异口同声的大喊:“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受不了他了!!”

被两人念叨的承祜正在龙舆上睡得正香,甚至还打起了小呼噜,康熙抱着他上来的时候,硬是没能醒来。

康熙看着他睡得香甜的样子,只能摇摇头,一边揽着他让梁九功拿了薄毯给他盖上,让他好好睡,一边沿途看看风景,闲暇时也闭目休息一会。

承祜是在快到的时候醒来的,乍一看到陌生的场景,吓得一下就坐起来了,还惊呼了一声:“阿玛?”

他语气中有些小心翼翼,大大的猫眼四处张望着,当看到康熙的时候一下就镇定了下来,抱着康熙蹭了好一会。

康熙也是连忙揽住了他,“别怕,朕在呢。”

“阿玛,我们这是在哪呀?”承祜靠在他身上,安下了心,脸上恢复了几分茫然,好奇的看着四周。

康熙看着他清醒一些了,这才松口气打趣地说道:“快到玉泉山了,朕都叫不醒你,睡得像个小猪一样。”

“嘿嘿,阿玛果然没忘记承祜。”承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康熙夸赞了一声后,便忍不住好奇去看马车外的景色了。

尽管马车外的景色在康熙看来有些千篇一律了,但承祜却看的精精有味,时不时还指着树啊,花啊来问康熙叫什么,侥是康熙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也有答不上来的时候。

最后还是随侍在马车旁边的侍卫替承祜解答,说到这种花还真开出果子的时候,眼睛一下就亮了,好在侍卫立马补充道;“那果子长的虽然可爱,但吃起来却极为酸涩,要是吃多了还会引蛇。”

承祜连连摆头,酸的,招蛇,他才不吃,忙转头去看其他的。

看着他皱着脸,仿佛吃到了果子的酸涩一样,康熙忍不住笑了起来,看着那名侍卫说道:“你是叫哈达吧?是哪家的。”

“回禀皇上,奴才是博尔济锦氏·哈达。”哈达骑着马恭敬的回道。

一听他的姓氏,康熙来了兴趣,“你是蒙古族的人?”

“是的,皇上,奴才是前年进宫的,家父是哈丹□□。”

康熙点了点头,有了几分记忆,笑着回道:“原来是他。”

承祜在那听得有些懵,坐看看康熙,又看看哈达,不明所以然,干脆去看外面的风景。

不一会,一行人就到达了目的地,玉泉山。

此时隆禧已经带着南怀仁在此等候了,见到皇上的车驾到还紧张了一下,但见到承祜的笑脸时又奇异的平静了下来,带着南怀仁恭敬前去迎接,“臣弟(微臣)给皇上、太子殿下请安。”

“不用多礼,起来吧,今日风景不错,随朕与太子走走。”康熙拉着承祜的小手,示意他们起身,看着周围的景色,心情大好。

隆禧忙应了一声,注意到承祜正对他眨眼,他也忍不住露出了笑,难得主动对康熙开口道:“太子殿下进来可好?臣瞧着是越发聪慧、钟灵琉秀了。”

康熙岂能不知道他与承祜的良好叔侄关系,笑着摇头说道:“你还不知道他,一会不见就要上房揭瓦了,不过这几日读书还算是不错。”

承祜本来是想嘟嘴对康熙的话表示反抗,但一听见康熙夸他立马又开心了,脚步都雀跃了起来。

南怀仁倒是第一次见这位太子,一时间还真有些觉得新奇,按照他长久以来的看法,觉得这个国家的确国富民强,但有时候思维有些过于死板难以说服,尤其是上位者,但如今看到这位太子殿下反而不觉得,有些像他去过的一些小国家,属于被国王父亲保护的很好小王子稚嫩模样,只不过穿着是大清朝的服装。

注意到他的目光,承祜显然也好奇的朝他望了过来,他没见过南怀仁,虽说他的画是他送上去的,但东西只能说经手,要说见面两人还是头一次,看着对方微卷头发,和他们明显不一样的西方脸,小嘴都有些张大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洋人,难免有些好奇,一路上都时不时的回头去看南怀仁。

被注意到的南怀仁,对这位太子殿下好奇的模样丝毫不介意,反而对这位软软的小王子颇有好感。

随着一群人慢慢步行,渐渐便来到了玉泉山的一处亭台,此处栽种了不少荷花,在这夏日看上去格外雅致。

玉泉山,是六峰连缀、逶迤南北的西山东麓的支脉,在“山之阳”,它最突出的地方是“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

因此得名的也是这的泉水,因为这的泉水,“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此称为“玉泉”。

明初王英有诗形容:“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音零)不与众泉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