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同样知道风兖部落的优势与劣势,他阻止不了信息外流,却采用了另一种应对手段——速战速决、主动出击,一改之前谢君徕闷头发展之路,迅速整合人族中部部落,向另一边苋水部落发起进攻。
谢君徕眼眸一亮,抚手称赞。
按一般人的思维方式,似乎先拿下之前交战的博野部落更合适,实际上,以风兖部落当前情况,先南后北才是正道。
博野部落损失不小,暂时不会有大动作,即便知道风兖部落与苋水部落开战,偷家的可能性也很小。
更别说风兖部落是在南边开战,离博野部落远,他们摸不清情况,一时根本不知道风兖部落投入多大力量,等鸿钧得知消息,再动作已经慢了一步,那时说不定南边都打完了。
而要是攻博野部落,不说鸿钧多难缠,就说之前一战,苋水部落其实已经收到消息,恐怕这头开战,那头偷家,风兖部落会立刻陷入两面夹击的窘境,把之前的大好局面丢光。
按博野部落与苋水部落实力对比,一旦风兖部落被他们瓜分,恐怕最后赢家还是鸿钧。
谢君徕可不希望对手绝地翻盘。
果然,当风兖部落的部队进入苋水部落边境,被突袭的苋水部落丝毫不慌,直接拉出早已准备好的大军。
可惜,无论苋水部落筹备多么充足,他们都想不出风兖部落会用的手段。
先投石车抛一轮,再弩车上阵,最后,当苋水部落战士鼓着勇气冲上前,短兵相接是才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无论多么勇猛,血肉之躯终究是血肉之躯。
与博野部落相比,苋水部落崩溃得更快、更彻底,主要是苋水部落首领戈不擅长内政,部落扩张至今,全凭战无不胜的士气凝聚,一旦士气被击溃,本就矛盾重重的部落顿时分解,之前强行收拢的各部落族人纷纷出逃,压根不承认他们属于苋水部落。
燧人氏趁机捞了不少人填充风兖部落。
风兖部落名声在外,对附庸部落态度尊重,不强求加入,和高人一等的苋水部落相比,简直判若云泥。
即便是不愿意再掺和人皇之争的部落,也承诺不与风兖部落为敌。
这便够了。
苋水部落核心力量被消灭,加上周围与他们有仇的部落盯梢,南面再无后患,尽可放手与博野一战到底。
谢君徕不禁感慨,其实他当初若早上五六年动手,或许不会遇到后面那些意外。
可转念一想,既然是174背后算计,早动晚动都一样,他总有办法搬来拦路石。
被绊了一脚不得不离开道路,于谢君徕虽是打击,却也让他看清了174的目的,也算塞翁失马吧。
毕竟,这次失误还能弥补,再等,谁知道会不会有更严重的代价呢。
可惜174被关,面板再无法使用,谢君徕本想赌局结束后与卡俄斯说再见,而今来看,他怕是要不告而别了,终究有些遗憾。
带着一丝叹惋,谢君徕看着燧人氏回到风兖部落。
在他征战期间门,鸿钧果然发现情况。
但正如谢君徕所猜测,在反复衡量后,鸿钧放弃了突袭风兖部落的打算。
一个是之前战败对博野部落有影响,队伍需要时间门调整恢复,另一个,是鸿钧太清楚风兖部落的实力,他不认为这次出征会耗费风兖部落多少时间门,万一他这边刚带入过去,对面人回来了,他岂不是变成自投罗网?
确实,他的想法也没错,可是以风兖部落而今的情况,等下去,博野部落就能看到获胜的希望吗?
怕是最后只会等来失败!
谢君徕垂下眼帘,很多时候,鸿钧总是缺一点儿赌性,或许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输过。
可惜了这一局。
最好的机会,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骗鸿钧下场。
接下来下面发生的事没有一点儿出乎谢君徕预料。
两个部落养精蓄锐,倾巢而出,在旷野上堂堂正正血战一场。
鸿钧个人依旧安然无恙,可博野部落被彻底打残,再也没有卷土重来的筹码。
最大的两个对手被击败,其他小部落只需一个个收服过去,尽管人皇还没决出,却也没了悬念。
赌局结束,两人双输。
谢君徕还以为直到人皇诞生,鸿钧才会回来。
结果,就在他继续旁观这场角逐时,另一个赌友竟忽然离场,来到他身旁。
解除封印的鸿钧表情难以言说,他于谢君徕三步之外,紧紧盯着,像是要从谢君徕脸上看出一朵花。
既然对手离开,也没必要再关注牌局,谢君徕顺势收回注意力,挑眉问道:“为何这般看我?有何感想?”
鸿钧深深吸一口气:“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