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此言是一个原因,却不是最主要的缘故。
毕竟皇帝两日没有消息,宫里的大臣也不能出去,只有二皇子传令皇宫戒严,恐怕早就有人心里有想法了。之前还能按耐着不过是怕猜测错了,如今乾宁宫的大火烧得这样大,烟子只怕整个京城都能看到。
不管是有野心还是忠心的人,这会儿应该都在在想法子进来,外面的来人还真不一定就是二皇子的人。
想到这里,黛玉低垂着眼眉有些讽刺的想到:这位皇帝心里念着先皇后,最后却生生的折腾死了唯一的嫡子;满朝上下都说他宠爱甄贵妃,却连给二皇子一点儿能够掌握的兵力也没有。不过···如今这样倒是给他们的安全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至少对方能调动的人马只有宫里甄贵妃的人。
这也是她敢出去的底气之一,另外一个也就不用说了大家也都知道了。
“这···你这孩子。”
老皇帝愣了一下,随即凄然泪下的看了一圈周围的人。
片刻后,他用手抚开披散在两颊的银发,又抹了一把老脸,才蹒跚着在小镜子的搀扶下走到黛玉的面前重重的握住她的手:“你···是个好孩子,好孩子。”
“陛下···”
黛玉故作惶恐的看着对方突如其来的温情和感概,忙道:“和顺先出去,不管听到什么,除非是小女叫您出来,陛下切勿开门。”
“嗯···”
又眼含热泪的拜别了老皇帝,黛玉这才出去出去把门关上,隔断了里面人看过来的目光。
一出来,黛玉反手就把朱门又锁住了,随即看着里面笑了起来:这才是天下至宝啊,贾宝玉脖子上的带着的是什么,不过是死玉罢了。
看着锁得稳稳当当的铁链子,她忙又往外退了几步,把倒地的枯藤杂草扶回了原样这才心满意足的踮着脚朝着有声响的地方走过去。
*
“王爷,前面的就是着火的乾宁宫了。”
四王爷抬眼看过去,面上既无着急也无喜悦,一旁的人看他这样子也不敢说话。
只有后侧一身蟒袍锦纹的衣裳的清俊少年抬手让对方下去了后,说道:“殿下,还是赶紧进去吧,再晚···怕是来不及了。”
听到少年说了这话,四王爷这才开口下令:“速去救驾。”
“是。”
周围早就等着他发话的太监和侍卫这才匆匆的奔向了失火的地方。
眼看着大部队都走的差不多了,开口说话的少年小心的打量了一眼侧前方沉默的男人,心里也对对方救驾的动机有了几分思量。
“水溶。”
听得前面的人忽然叫了他的名字,北静王爷立刻调整了神态,颔首应声:“殿下。”
“你在想什么。”
水溶微收着下颌,眼神中带着慎重的担忧:“臣也和殿下一样,担忧着陛下,万望陛下此刻无忧才是。”
“是啊,希望父皇无碍。”
四王爷收起心里的复杂,压下了到了喉头的叹息。
他打起精神大步往前面的乾宁宫的方向走着,一边走一边吩咐着跟在身侧的贴身太监:
“忠顺王爷去京郊请驻军前来,你立刻打发人去皇宫门口接应着。”
“是。”
第37章
吵嚷的声音集中在皇帝之前躺着的明德殿的正殿处,那边不时的传来泼水呼救的声音。
“快点,这边···”
“先把大门的地方破开,务必把陛下先带出来。”
一群人围着已经火势滔天的又是泼水,又是又大圆木头撞门的,行了这是救驾的人。
黛玉心下明白了后,就朝着正殿的玉阶上远远看着,上面似乎站着本该被关押着的四王爷和一个少年。
她就知道,这四王爷不像是上赶着送人头的,之前被捉住看来是有些猫腻在里面的。
就在她还思量着在等多久的时候,乾宁宫的宫门处又忽的涌入了一些身穿着甲衣的士兵。打头的还有几个头带着银盔,身上也穿着银白的素甲的将军模样的人,也都冲了进来。
两边的人马一相见,几个领头的便互相稽首见了礼。
黛玉躲在假石后面,一面思考着,这会儿皇帝肯定是担心的很。
时间越拖的久对方心里念着她的救驾之功就越深,可现在明显的来的人是救人的,她也不好留得太久了。
是带人过去,还是领着皇帝出来。思量了片刻后,她决定还是自己把人带到皇帝那里去为好。
主意已定,她也不在迟疑,正要出去,猛地她又顿下脚步:皇帝那边是一脸的狼狈,若自己等会儿干干净净的岂不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