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二人相对而立,目光相遇里是交锋,也是坦然。
“朕再问一遍,太傅可曾参与。”
“若陛下说的是今日林家的事,老臣只能说臣是被小人所谋算了。”
陆太傅面对皇帝的逼问,犹如清风拂岗一般的淡然。他腰背挺直的回视着帝王眼里的试探,“臣也相信太子绝不会做此事。”
“人是经过你太傅手里出去的,你现在告诉朕你毫不知情,你觉得朕应不应该相信你。”
龙袍上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穿在老皇帝身上,好似瞪目怒视一般,应和这九五至尊此时脸上阴郁的表情,显得格外的阴森可怖。
“若陛下担忧臣与太子勾结,臣愿辞官告老还乡,不再参与朝廷之事。”
陆太傅慎重的取下头顶的乌纱捧在手里,抬眼看向皇帝,轻松的笑了出来:
“臣年岁渐高,在许多的事情上看顾不到太子,也确实不比年轻人精力旺盛,请陛下准臣回乡养老。”
“你···”
见他嘴里句句不离人老了,皇帝不免揣测对方是否有暗示自己的意思。
对于皇帝的审视,陆太傅心里不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林家那丫头小小年纪看事情眼睛可真毒。
是啊,英雄也会迟暮,可时势之下永远会有新的英雄。
陛下失去了时,太子也失去了势,可陆家不能因为自己而倒了。
陆太傅想到两个聪慧的孙儿,心中愧对太子。既不能帮助与太子,又不忍看见对方落败之后的结局,就只能离开的远远的。
“陛下。”
陆太傅忽的跪在地上,铿锵有力的说着:
“臣不是因为今日的事才想辞官,臣年过半百才得来的独子死在了江阳,膝下只有两个还未长成的孙儿。”
“人生七十古来稀,臣的年岁已去,想来能教养两个孙儿的时日也不多了,看在臣多年忠心的份上让臣剩下的日子和家人在一块儿吧。”
天元二十四年,陆玄护送四王爷查案的路上为对方挡剑而亡,京中的陛下知道这事后曾多次赏赐于陆家。
可独子的去世哪里是金银可以抚慰的,皇帝心里也明白,所以这时听得陆太傅提起陆玄两个还小的孙儿,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何况见过徐毅之后,其实皇帝也心中明白了,这事恐怕真的···
“起来吧,朕准了就是了。太子那边到底是年轻沉不住气,还是要多锻炼,连自己的女人都看不住···也不怪你,朕这个做父皇的也···”
“谢陛下。”
陆太傅这边才起了身,外面守着的小黄门又通报道:“陛下,太子殿下来了。”
听见太子来了,陆太傅动作微一顿,随即对皇帝告退:“陛下,那臣就告退了,早些回府也好收拾了”
“嗯,你退下吧。”
他后退着跨出门槛之时,与太子正面对上。
对方没有多言,只有气无力的给陆太傅施了一个礼,随即步履虚浮的往宫殿里走去。
“太傅。”
陆太傅和太子视线交错刹那,看见对方麻木的眼神心中不由得一痛:不过才四十岁的人,竟萎靡成那副样子。
想到自己第一次见到这位储君的时候,对方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当时太子意气风华的对着自己诉说他着对这个国家自己最美好的期许;如今看来那些期许已经变做了尘埃,再也没有见日的那一天了。
沉默了片刻,一道娇俏的女娃娃声音在后方响起:
“太傅大人,你出来了。”
黛玉在偏殿坐了没一会儿,就有宫女过来传话说她可以走了。
能走自然是好的,她才不想在这个宫里多待,毕竟两回来这里都么给她留下什么好印象。
这会儿一听人说可以走了,那还等什么,不麻溜点儿,万一又遇见像那个什么公主一般的神经病,岂不是倒霉。
于是她立刻的就从凳子上站了起来,要不是还要等那什么小黄门送她出去,她都不稀罕在这多呼吸一秒的空气。
刚出了偏殿,黛玉就看见一个穿明黄衣裳的中年男人和陆太傅打招呼。
宫里能扯明黄衣裳的就那两三个,除了皇帝就是皇后和太子。
皇帝她见过,那剩下的那一个就很明显了,除了被人讹上的太子不做他想。
想到她今儿的行为,黛玉明智的没有上前去凑这个热闹,而是等人进去了才喊了陆太傅。
“乡君怎么还没出宫。”
陆太傅心情看着不怎么美妙,见了黛玉也没有来时那样风轻云淡,不过还是有文化人特有的体面,也就是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