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也不想。
张玉及并没有否认,给予了她肯定的答复,接着说:“玉及身子不行,不能以仕途回报家族,唯一能用的只有联姻一策。”
“联姻?”
她惊讶的看向对方,张玉及也并没有目光闪躲,静静的和她回望着,眼里的平静使得黛玉不得不相信对方只有这个一个法子了。
可是联姻···
黛玉打量了一下对方和自己,两人一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一个才七岁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就这么决定了婚姻会不会太儿戏了。
“便是要走联姻的路子,也只能我和县主瞒着其他人,一起先去找外祖父定下才行,不然若是我母亲知道了恐怕就不成了。”
也许是看她没有回答,张玉及停顿了一下,也许才发现对方这个年纪谈到这个话题还是太小了,才轻柔的开口对黛玉道:
“县主不必担心,即便你我二人有了婚约,玉及也绝不会罔顾你的意愿,将来若是县主大些了,有了合适的意中人,我们随即都可以退婚。况且,我的身子···能这样勉强活下来已经是天幸,恐怕也等不到县主长大了。”
黛玉看到他病恹恹的样子,也没法怀疑这话的真实性,但是心里还是有些疑虑。
“既然你···身子不好,那六公主与谁成亲对你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何况我听说张公子一直生活在张家,与六公主的关系实在不甚亲近,为何···”
对啊,你自己都说自己活不长了,怎么还要插手这件事。
对面的张玉及听到这话,眼神蓦得幽暗了一瞬,随即自然的把眼神移开了,看着手里写着《之书随笔》的手札,幽幽的说道:
“父亲甚爱母亲,珍之,重之,玉及虽不以意,但愿此情长久。”
听着怪怪的,黛玉心里纳罕,可是对方说的道理也讲得通。最重要的是,她看得出来张家这个小公子是真的不想六公主再婚,这就与她的利益一致,至于有了婚约一事其实她并不太在乎。
毕竟对方的身体她也看得见的,就说话这会儿的功夫,对方也捂着帕子咳了好几次了,能不能活到她长大履行婚约都难说。
最中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挂名的未婚夫以后的好处。
首先就解决了六公主和林如海的问题,总不能儿子女儿成了夫妻,两个老的再成两口子。
关键的是不管新皇还是老皇帝应该都是乐意的,于新皇而言,这是向老皇帝表示诚意,意思是说:你老看看,我对甄太妃生的弟弟妹妹没意见,只要她们老老实实的,你看妹妹儿子婚事我都不阻拦。
同时也能达到六公主和林如海婚事一样的效果,更妙得是这个外甥虽然身子差,可听说性情好,也不担心对方像六公主那样到处作妖,败坏了新皇的名声。
而老皇帝那里本来就对女儿生的这个病弱的儿子有一丝悯怜,况且之前六公主去求老皇帝赐婚对方都不同意,可见很大几率会满足她们的要求。
黛玉思索了一圈,觉得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问题:
“···那有了婚约,咱们破坏了六公主的婚事,将来我单独碰上她——”
“县主该怎样就是怎样,不用因为她是我的母亲而退让。”
张玉及似乎早就考虑到这件事了,说完前面的话还对着黛玉笑了一笑,又道:
“莫说是有了婚约,就是已经成了婚,母亲她也不足为惧。虽说你我只是权宜之计,可一日县主是在下的未婚妻,玉及就绝不会让人欺负到你的头上。”
“···那就好。”
黛玉放下心来的同时,又觉得有些怪怪的,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事说明白了,她也不磨叽。
“那就走吧,张公子。”
*
“什么?”
“是真的,宫里的玉旨已经下去了,这会子恐怕已经到了张家和林家了。”
回话的宫女颤颤巍巍的,生怕这位的怒火波及到自己的身上。
果然没等宫女起身,上面这位贵人就把滚烫的茶水和果盘扫了下来,兜头的水浇在身上,吓得宫女哭得不敢吱声。
“行了,还不快出去。”
一个老嬷嬷的声音在这时候响起,她呵斥了下面的宫女,“还不快下去。”
“···是。”
宫女连忙起身,慌慌张张的退了出去,到了门口抬头的时候不小心瞥到里面的场景,只见一个容貌迤逦的美妇人趴到旁边嬷嬷的怀里不停的哭泣着:
“怎么敢,他怎么敢····果然是孽子,当初生他的时候是立生子,我就知道是个靠不住的···我要进宫···快准备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