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不知道外面人的表情,可随即贾母的话,就让她放心了不少。
“莫不是薛家有问题,赖家的,她们人了?”
赖大家的听到贾母的话,忙出来回话,说:“薛姨奶奶家今早一早就走了。”
贾母一听赶紧望向王熙凤,毕竟这家严格的来说是她在管。凤姐一接收到贾母的眼神,赶紧解释了起来。
“薛家早就说了要走,这几天一直都在收拾东西,今天早上是从梨香院您们新开的门走得,只留了几个婆子和丫鬟传话。”
其实就连那几个婆子和丫鬟,原本也是贾府的人,不过这话她也是不好意思说的。
凤姐话一说完,王夫人也急了,她不仅急薛家可能把她宝贝儿子的玉拿走了,还急那白白银子飞了。
一院子的人,都不敢出声,几个长辈掌事的人都面色难看,倒是癞头和尚出言道:
“这玉贵府公子万万不可遗失,不然于性命有碍。应当尽快拿回来,贫僧刚刚探查了一番玉的下落,只觉被什么挡住,犹如烟云遮挡,看不清楚。待贫僧回去请道兄卜上一卦,再把玉请回来还与贵公子。”
“好好好,都挺大师的,凤丫头,快取银子来。”
贾母高兴极了,忙不迭的对一旁的凤姐吩咐,结果话还没说完,那癞头和尚就转身化作几道残影离开了,只留下一句:
“修行中人,不恋红尘俗物。”
这一番动作,落在贾府众人的眼里的也让她们越发相信着和尚是个高人,心里也越发的敬重对方。
只有早早躲起来的黛玉,听到这一番厌恶,心里冷笑:
确实看不上这些俗物,你看上的怕是这整个贾府的气运。
经过这一遭,黛玉心里也明白着京城是不能在待下去了。
之前她和林父说要出去,不过是因为想出去看看,现在决定出去,那是出去避祸去了。
这时候,一直没出声的照月见外面的和尚走了,猛地吐出一口气。
“总算是走了,县主,以后咱们府上可不能让这和尚进来。往年在扬州的时候,听那边的老婆婆讲,遇上这等妖物可得把屋里挂上三皇五帝的画像,我看咱们回去也去寺庙里请一幅画像回来。”
“三皇五帝的画像?”
黛玉心里若有所悟,边上的照月听到她的话,赶紧劝道:
“都是这样说的,县主可千万别不放在心上。”
话没说完,又心有余悸的拍着胸口,后怕的看了一眼外面,确认没有人来后,小声的说到:
“依奴婢看,这贾府着实不太干净,不然这些邪物怎么都往这里跑,县主,咱们还是快回去吧。”
“···你说的有道理。”
黛玉出神的念了一句,边上的照月还以为自家主子这是听进了她的话,却不知道这时黛玉的心里却思考着刚刚照月说得请画像的事。
请画像是必须的,且要多多的请些回来。
毕竟身为红楼梦里主要的剧情人物之一,她可不会真的以为那癞头和尚她们会不管她这个脱离了控制了棋子。
画像是一回事,她身上还有皇帝发的象征身份的金册,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东西对这些修炼邪术的妖物也当是有效果的。
这是两层保险,可是黛玉想着她要离京,于情于理都应该去给太上皇见一面,说一声。
也许趁着这个机会,她真的可以借着教夫的借口,问太上皇再要一根御赐的教夫棒,或者是类似这样的东西。
有这东西,也算是多上一层保险。
黛玉一边思考,一边在心里安排起来未来的规划。
旁边的照月叫了好几声,发现自家县主都没有反应,生怕这是被那老和尚给影响了,急得不行,又不敢大声喊她。
好在,黛玉回神的快,招呼上照月就趁着外面的人进屋去看贾宝玉的时候,带着人就回屋收拾好了东西。
她把东西重新装到身上,又让银蝶打发人告诉了王熙凤,这才着急忙慌的去了贾母那里。
“外祖母这里忙乱,二表哥也这样了,玉儿也不好在这里久待,便先回去。等您这里忙完了,您若想玉儿了,我在上门陪您。”
黛玉把早先就想好的托词说了出来,贾母被这两天的事弄的疲懒,见状也不好说什么,府里也确实忙得很,便也没有强留,只道:
“也好,我叫凤丫头派人送你。”
和贾母告了别,她和送她出府的平儿一同坐在马车里。
“我们奶奶往薛姨奶奶那里去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来送姑娘,姑娘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