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兄弟俩年岁上差了许多,同样分开长大,同样关系不算亲近。
但也大不相同。
九爷没有十四那么混账,十四是一心就想占自己亲哥便宜,拉自己亲哥顶锅,扣扯自己亲哥填补自个儿。
宜妃也不像德妃那么心冷,宜妃是没养在身边的儿子依旧疼,哪怕对五福晋出身不满意,却待五福晋不比九福晋差多少,更不要说两个亲儿子了,就算五根手指略有长短,但都是费心疼爱的。
外头人都说,德妃娘娘心慈,哪怕四爷没在德妃娘娘膝下长大,娘娘依旧事事过问,还在阿哥所的时候,每日里都要留四爷在永和宫说上好长一会儿话呢!待四爷甚是慈爱。
而宜妃娘娘则是再没有更心狠得了,五爷虽被太后娘娘养在身边,但也是从宜妃娘娘肚子里出来的呀!这都进上书房了,满语都说不利索,写大字儿更是兄弟里头最差的,念了四五年了与启蒙一年的九爷写的居然差不了太多!可宜妃娘娘也不在意。
只有清楚内情的人才知道。
四爷每日留在永和宫不过是旁观自己额娘与十四弟母慈子孝的亲昵罢了,甚少能有与德妃说话的时候。
而五爷衣食吃用没有一处宜妃不过心的,把五爷照料的壮的跟个小牛犊子似的。
静姝一直都很佩服宜妃。
父母之爱,为之计长远。
宜妃是那紫禁城中少有的从未打算叫自己孩子争那个位置的人。
五爷出生的时候,许是因为前头夭了不少小阿哥,也许事因为那时候孝庄还在,规矩重,生下的孩子都不许自个儿养。
宜妃多半既担忧自己护不住孩子,更不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旁人抚养,再考虑到孝庄在世,太子又得康熙看重,才决定把五爷交给太后娘娘抚养,这完全可以说是当时宜妃能选的最好的一条路了。
虽绝了日后五爷继位的可能,可有了这么一个出身,以后无论哪个兄弟登基都不会折腾这么个哥哥弟弟。
而既清楚自家这儿子没有继位的可能,又是蒙古太后教养着长大的,天生亲近蒙古,又何必非要在才学上争那个先?贤王嘛!不撵头不掐尖,中庸才最叫上头人放心的。
第76章 稍别离
至于为什么九爷后面会跟着八爷跑。
瞧着年节里宜妃完全不给良嫔好脸色,对惠妃虽客气但处处皆显露着不亲近的做派,多半是熊孩子自己非要往死胡同里撞,而宜妃娘娘这个做额娘的拉不住那头笨牛罢了。
不过如今倒是好了,穿越女直接穿到了九爷身上,无论这位穿越同仁待四爷的友好亲近之态是真是假,但八爷党拆伙已是定局···等等,拆伙?
这九爷府中传出来的消息别是为了防八爷福晋的吧?
…
这消息一传出去,德妃娘娘听说后是个什么反应静姝不清楚,但却把她额娘和姐姐给惊动了。
当天晚上懿贵妃派来的赏和章佳府的帖子就先后脚进了府。
姐姐这边,静姝偷偷见了,叫人仔细确认了她安好,才送人离开,所以倒是没什么不放心的。
就是她额娘这边,甚是麻烦。
话已经递出去了,她如今静养着,实在不好收下帖子叫她额娘见见安心,但也不能放着不管,纠结了许久,最后也只能叫空青往府里去一趟仔细解释清楚。
好在,在她额娘那儿空青的信誉值颇高。
接着,从二月初就一直传万岁爷要再下江南的事儿也总算定了下来。
九爷出海船队带回来的新鲜货从江南到京城一路被争抢售尽,在国库和康熙私库都进账了非常充裕的一笔之后,康熙第五次南巡启程了,太子、九爷、十三爷随行。
五月康熙又巡幸塞外,一纸传召几乎把所有成年的阿哥一扫而光,全部带走。
日子一天天见暖,枝头从发出了淡淡的翠色到如今亭亭如盖,外头从一派素白到如今姹紫嫣红作伴,已是匆匆走过了一整个春日半个夏天。
“主子?”
“嗯?”静姝慵懒地卧在院子里的罗汉榻上,随着起身,盖着的满面福字锦缎薄被缓缓滑落,露出里头白粉的齐胸襦裙,月白的素色交领上襦搭着水粉的撒花下裙,白色的梅花从前胸到裙摆由疏到密,朵朵交杂。
“主子,主子爷差人传信儿回来,说是圣驾后日就能进京了!”
静姝轻轻活动着腰身,堕马髻上簪着的翠玉流苏花簪发出清脆空灵的碰撞声,下裙随之轻摆,裙摆荡起优美的弧度,如层层花瓣绽放,娇俏又动人,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位即将临盆的妇人。
“中元节都过了,也该回来了,中秋大宴还得上上下下的准备呢!总不能在蒙古面前失了样子。”静姝摸着并不算大的肚子,只觉得歪了一会儿混身都硬了,手往空青腕上一搭打算活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