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有时晴/陛下替我跪佛堂(135)

虽然他身为左都御史是姚迁的顶头上司,钱拙说话的时候还是带出了浓浓的酸意。

世人都说他们当御史的都贪图名声,御史为什么贪图名声?是因为他们的上奏根本不能被陛下采纳,不能从上求功只能从下求名。

从前姚迁是带头从陛下身上捞名声的,捞得都疯魔了,现在呢?他对着那根笔只怕已经把自己当了魏征转世、管仲再生,谁要是再去说陛下有什么细枝末节的不好,他当场就能变了疯狗咬上去。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这就是得了圣眷!跟圣眷相比,那一点直言进谏的名声算什么?

钱拙都恨不能把自己去跟姚迁掉个个儿。

“听说那个王翰林参了曹逢喜侵占百姓田地,陛下去翰林院的时候还特意见了他。”

百年陈醋都要从钱拙的嗓子眼儿里冒出来了,他却不知道撺掇了王翰林纠集人痛打曹逢喜那条落水狗的人正是乐呵呵走在他旁边的庄长辛。

庄长辛歪头看了他一眼:“老钱啊,从前陛下不待见你们御史,你们算是无路可走,现下陛下换了心思,眼见一条康庄大道在前,怎么,你竟然不敢走了?”

钱拙略吞了吞口水,没有吭声。

寿成侯、英国公一是外戚一是勋贵,可鲥贡与太仆寺的账,牵扯更多的是文官,是和他们这些御史一起科举入仕的同科、同僚、同好,稍有不慎,他这个左都御史就会成了众矢之的,姚迁是条疯狗,他钱拙还是要做人的呀。

知道钱拙还在犹豫,庄长辛再没说什么。

他之前劝李从渊对陛下多些信任,却不会对钱拙说这种话。

如今御史们诡异的缄默其实就是文官们对清查弊政一事的无言反抗,想要扭转,还要另想办法。

看一眼手里的文书,他在心中喟叹,陛下绕过户部令他们选精通账目的人才进京,此事进行的并不顺利,就像钱拙一样,这些官可并没有什么“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刚进文渊阁大门,他就看着英国公大步走了出来,脸上是显而易见的颓唐灰败,显然他就算舍了老脸来求几位阁老,也没有人愿意替他去御前求情。

对着英国公行了一礼,庄长辛抬脚进了文渊阁,脚下却突然一顿。

求人求到了文渊阁……英国公是真不怕自己这幅模样被满朝上下都看个清楚啊。

一点思绪倏然而逝,还没等他想明白,他就听见李从渊唤他。

“庄侍郎,你来看看这本账册。”

庄长辛走过去,就看见李从渊手里拿着一本册子,看着上面梳理出的账目,庄长辛问道:

“这账做得极好,您是从哪儿找来了这样的能人?”

“不是我。”李从渊举着账册,抚须而笑,“这是圣上让人做的,这账目做的清楚,字也写得好,就算是不通账目的人看了也能大概看个明白,依着圣上的意思,最近十年太仆寺的账都要这样重新理出来。”

庄长辛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全部?”

“全部。”

知道现在没有人手可用,李从渊放下账册,脸上的笑淡了些。

“从各地选人进京算账的事要抓紧。”

还不等庄长辛说话,李从渊叹了一声:“陛下现在心意坚决,要是咱们前朝给不出足够的人手,就得眼睁睁看着这份儿差事被交给内廷了。”

他看向庄长辛:“陛下今日交代了我,让我给内书堂再找个算学夫子,要教会他们看账算账。”

内书堂是宫中教导太监读书的地方,一向由大学士领着教导之责,当然,只是挂名的,具体课业都是另找了人来教,每年都有二三百名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十二岁以下小太监被送到内书堂读书,现在的司礼监掌印一鸡从前就是内书堂里学得最好的,先帝爱惜他的聪慧,才把他赏给了当时还是皇子的当今陛下当陪读太监。

庄长辛苦笑:“陛下手段一贯刚烈,又怎会任由前朝推诿牵制?钱御史要是知道这个消息只怕今天晚上饭都吃不下了。”

他的语气俏皮,李从渊不由得一笑,笑完了,李从渊深吸一口气:

“罢了,我这有个人选,明日早朝我会向陛下举荐。”

“您是要举荐这人教算学,还是举荐他清算太仆寺账目?”

庄长辛不过随口一问,倒是让李从渊怔愣了片刻。

“看他自己的意思吧。”想起那人的脾气,李从渊喝了一口清心败火的桑叶泡水。

乾清宫里,沈时晴刚说晚上要去长春宫,就听见一鸡轻声说:“陛下,娘娘今日应是不方便。”

又跑宫外玩儿去了,今日不方便去找。

明白其中的意思,沈时晴笑着点了点头,从能够踏出宫门的那一天起,这一道皇城就再也管不住林妙贞了,每隔一两天她总要出去一趟。

上一篇:天欲雪下一篇:娇养小祖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