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小周后, 闲来无事的时候, 经常便是这么想。
谁料到, 天音现示短短的一次直播,帝妃偶像、神仙cp塌了房。
前辈偶像塌房还不算, 一个轻飘飘的类比,上天居然宣布了她的死期。
小周后如同五雷轰顶,六神无主之下,要求皇帝将自己赐死,以免屈辱。
李煜未尝不是五雷轰顶。
他新填的一阙词还没填完, 太平富贵的帝王生涯刚刚起了个头,这就宣布了他的死?死前还要受尽屈辱?
五雷轰顶之中,他也没忘了, 自己是个男人, 男人要护佑自己的妻子,成为她的主心骨。
这一点凭良心说, 他比李隆基强。
当下他强装淡定,拉起小周后:“不必惊慌,万事有我。”
小周后惊魂未定,泪痕未干,身子如同风中花枝一样,轻轻摇颤。但是依偎在皇帝的怀里,感受着他胸膛传过来的热力,又莫名的感到了踏实和安心。
背过身去,李煜却暗自发愁了。
在老婆面前,胸脯也拍了,大话也说了,事情该咋干呢?该如何改变国破家亡的凄惨命运?
还没等他想明白,臣子来奏报了一个重要消息。
宋军在荆南制造了战船千艘。
是一个大好机会。臣子问,要不要派人秘密焚烧这些战船?
依着本性,李煜张口就要说“不可”。
文人艺术家,天性敏感脆弱,多思多虑,此时他的弟弟已经被宋太祖赵匡胤扣留,但他总是想,退一步,再退一步,说不定就落个万事太平,海阔天空。
可是今日,有句话在他耳朵里嗡嗡作响“……落入了宋朝皇帝的后宫……”,挥之不去。
他咬了牙,从牙缝里蹦出一个字“烧!”
臣子吃惊地望着他,这显然不符合皇帝以往的风格,也不符合臣子原本的预期。
一看臣子好像不信,李煜忽然鄙视了自己往日的软弱,更加发了狠:“烧!”
还像往日那样瞻前顾后,委曲求全,下场已经一清二楚了,就是国破家亡,被吞掉。
索性,老子豁出去了,就是干。
干就完事了。
* * *
李煜已经转了性,李隆基这边还在一团乱糟,集体懵圈。
君臣妃子都呆愣愣,紧盯着光幕。
光幕上面又有新的信息,画面一切换,一群人在跳舞作乐。
中间c位的,满脸横肉,大腹便便,这位演员的样貌,与现实的安禄山还真有几分像。
镜头一切,景别中出现二人坐在高座,却只露背影,看头冠服饰,是帝王妃子。
女神仙画外音解说跟进。
【开元盛世之中,李隆基的太平日子,过的实在是太久了。以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安禄山已经起兵造反,人们跟他奏报,他还根本不相信,以为是嫉妒安禄山的人造谣。帝王的过失给百姓造成了深重而久远的苦难。我们的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各地,深刻洞察了底层百姓的痛苦,写出了“三吏”“三别”系列诗作,其中《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都是催人泪下的不朽名篇。】
嗯,“三吏”,“三别”。
虽然不知道具体写了些啥,但是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满腔激愤骂战乱,骂官家,同情百姓的。
众人的眼光,含蓄地瞟向了李隆基。
李隆基佯装没看见。
短短一次直播,李隆基被打脸太多,已经濒临麻木,他现在无力关心自己的人设,只关心国家大事了。
当下脸色涨红,喊道:“召封常清、高仙芝,商量御敌之策!”
谁说他不信?他不光信,还立刻就能想到办法,知道该任用什么人抵御敌人。
高力士答应一声,又低声请示一句:“陛下,那杜甫,还召见吗?”
李隆基沉吟片刻。
看来这个杜甫,十分爱骂官家,说不定比那个李白更加难缠。那么,是见还是不见呢?
光幕中七彩炫光微微颤动,他忽然想起天启朝专题,那个杨涟杨御史,也是专门爱骂皇帝。
结果特别受上天垂爱,大张旗鼓整个专题,就是为他鸣冤。
罢了,不挨臣子的骂,就得挨上天的骂,总得豁出去一头。
当下主意拿定:“宣。”
* * *
杜甫在外等候,心绪也是复杂。
他有那样的诗文才华,很早就来到了长安,熬了许多年,此时已经44岁,却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吏。
本来以为,此生此世,哪里有资格见到皇帝?却没想到,天音现示讲到本朝时事,通天彻地一通广播,《丽人行》、“三吏”“三别”,杜甫他,因为还没有写出来的作品,一朝成名天下知了。
很年轻的时候,杜甫跟所有艺术青年一样,梦想过一夜成名,却没想到生活这样刺激,他成名连一夜时间都用不上,只需一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