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团气呼呼。这点也是他们郁闷之处。鬼知道新罗跟大唐什么时候交易的火药!倘若早知道……早知道……
早知道如何,趁早毁了火药?那是火药。他们若动手,只怕是火药先毁了他们。
淦,想到这点,更气了。
盖苏文眼珠一转:“火药威力只是一方面,如何生产、原料是否易得、大唐库存几何才是关键。”
众人顿住。是啊。倘若火药弥足珍贵,大唐手中并没有多少,那么在战场上的作用就很有限。问题来了,大唐究竟库存几何。
“大唐既然能与新罗交易一部分,想来不会太少。”
“倒也未必,倘若大唐手上火药量大,完全可以直接开战。但他们对我们只是震慑,并未直接出手,这是不是说明点什么?与新罗交易会不会是迷惑我们之举?”
有可能,但不一定。
众人蹙眉:“火药这等利器,大唐必定严防死守,制作方式、难易程度以及库存储量怕是不好打探,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试一试。”
试一试?呵呵,主动开战试一试?这确实是个能立竿见影知道大唐储量的办法。但万一赌输了呢,试试就逝世吗?这个险他们冒不起!
盖苏文微微挑眉:“或许确实可以试一试。”
所有人目光扫过来:你认真的吗?
盖苏文嘴角轻扬:“你们觉得最不愿见李唐强大的除了我们,还有谁?而在大唐看来,谁又是他的最大敌人。”
众人神色了然:突厥。
盖苏文勾唇:“这么重要的消息总该传个信告诉突厥。”
至于突厥知道了后会怎么做,就看突厥的了。突厥绝对比他们更想知道火药的具体情况,也比他们更不能眼见李唐做大。突厥必有动作。
所以他们只需等着看突厥的结果就行,何必自己出马呢?
突厥。
收到高句丽传书的颉利可汗神色闪了闪,叠罗支蹙眉:“这么大的事便是高句丽不特意来信告知,我们又怎会不晓?大唐本就是敌,更有渭水之辱在前,我们对大唐怎会毫无关注。”
此前三国使团浩浩荡荡前往长安朝贺之时,突厥便以心生警惕。高句丽这个国家,大唐不愿其与自己为盟,他们又怎愿见大唐与之亲近呢。可惜他们距离长安太远,鞭长莫及,能做的有限,还失败了。
叠罗支不无失落,叹了一声:“父汗,高句丽亲见火药之危,又有新罗据火药以摄高句丽,高句丽只怕不会再答应与我们合作。”
颉利可汗点了点手中的传书:“何止不会与我们合作,还想让我们去做出头鸟,帮他们探路呢。”
叠罗支轻笑:“明知高句丽险恶用心,我们如何会轻易上当。只是大唐……”
他顿了片刻,无奈道:“火药的具体情况确实得探一探才行,可惜此等利器,大唐必定严防死守,恐怕不好办。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我们对大唐腹地的掌控弱了些,长安无可用之人。好不容易送过去的,目前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不过……”
他看向颉利可汗:“父汗,你说当初主动与我们联系,给我们提供信息以便李代桃僵的人在大唐能力如何?”
颉利可汗抬眸:“你想与对方合作?”
叠罗支默认。
颉利可汗摇头:“对方身份不明,你也敢?当初我愿意用他们给的信息是因为即便有诈也不过损失两个探子,没什么要紧。但这些人藏头藏尾,更深的交流便不必了。”
见叠罗支还要再说,颉利可汗厉眼扫过去:“你便不怕这是大唐设的圈套,合作后故意诱导我们,让我们决策失误?”
想到这种可能,叠罗支猛然惊醒,吓出一声冷汗。
颉利可汗抬手挥退儿子,靠在一旁闭上双眼,陷入深思。
大唐,火药,高句丽,新罗……
种种信息在心头一一闪过,每多思量一分,脸色便冷上一分。
第117章 揭穿细作。
长安。
年节过后, 大地复苏,春暖花开,又到了新一年的播种时节。
每逢春播秋收都是李承乾最忙碌的时候。不但要分配几个庄子的种植安排, 还需巡查指导百姓对新作物的培育与掌握情况, 再有便是刚到手的葵花籽。
李承乾开辟了一片葵花地,位于长安城外,自城门两道绵延。等花开之时, 便可见大片向日葵于夹道向阳而生,亦是一大亮眼风景,想来每个出入长安的人都难以忘怀。更别提待葵花籽成熟,不仅可以炒各种口味的瓜子, 还能榨油!
对,榨油!现在大唐大多用的是动物油,植物油颇为少见。也是因可榨油的植物,譬如大豆、花生,皆是粮食, 它们都有自己更重要的用途。专做榨油并不妥当也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