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太子+番外(306)

作者:时槐序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就算实在是两者皆不适用的,也可以选用原有的龙骨翻车与筒车。如此,大唐境内凡有水源之农田,至少大半以上就不必再忧心灌溉之难了。”

李承乾笑眯眯。他知道不止的,不止如此。

梦里父亲说过,水转翻车的效率是高转筒车的数倍,它不只能用于灌溉。但显然此刻刚做出翻车的姜照还没有想到这点。不过没关系,姜照想得到的姜照想,姜照想不到的还有他!

他激动地上前握住姜照的手:“先生真可谓大才呢!”

姜照推辞不敢受,满口说:“都是小郎君之功,若非小郎君,在下做不出高转筒车。同样的,若非小郎君,这水转翻车也不完美。所以与其说是在下做出了这两样,不如说是小郎君做出来的。”

“不不不,我不过指点了你几处,雏形是你自己想的,图纸是你自己画的。”

“但小郎君所指点的几处皆是关键。”

二人推来推去,一波商业互吹之后,身边传来一声轻笑,但见抱春言道:“你们再这般下去,怕是要拉扯到天黑了。”

李承乾;amp;姜照:……

李承乾这才恍然记起,自己来是有正事要办的。他将设计稿放下,直接说:“先不谈这个,我今日来,是有一事想问。”

姜照点头:“小郎君请说。”

“先生觉得朝廷若另加一门明算作为科考常举科目如何?”

姜照瞪大眼睛:“自然是好。”

“那若是明算科确立,但最早也需明年科考才能实行。姜先生是愿意等到考试之期,通过自己的本事入选授官,还是此刻便由人举荐出仕?”

姜照浑身一震。由人举荐,这个“人”很可能便是眼前人。

他看着李承乾良久,数次深呼吸,垂在身侧的双手微微颤抖:“敢问小郎君可是太子?”

李承乾稍顿,好奇问:“你如何看出来的?”

“能随意差遣都水监,且让都水使者恭敬有加的人并不多,此等人物身份必定不凡。而小郎君既懂得水利灌溉之器,言谈间更了解耕稼之事。试问哪位身份不凡的王孙公子会此道?

“再有,若说向朝廷举荐人才,不少人都可以。但这么快便能决定为科考增加常举科目的,属实没几个。就算是能向圣人提议,也无法立刻得到确切回应。可小郎君说得极为笃定,且言及明年便会实行。

“综合此间种种,除了太子殿下,某想不出第二人。”

抱春看了李承乾一眼,见他不反对,笑着道:“你猜得不错,这位正是太子殿下。”

即便已然有猜测与心理准备,姜照仍然吃惊,他站起来跪拜行礼,动作规矩中又带了几丝慌乱与激动。

激动的不是他见到了当朝太子,激动的是太子懂他、懂水利、懂灌溉,更懂得擅于水利农事者不一定需要善读经书诗赋。他特意说服圣人,增加明算科目,便是给了他以及如他一样的人一条路。虽说科考之外仍有举荐,但并非每个人都有渠道被举荐。

他有幸遇到都水使者,甚至有幸遇到太子,别人呢?他们有这样的幸运吗?

李承乾此举可以说是给了那些没有他幸运,又无渠道被人举荐者一条出路。

“草民此前对殿下多有得罪,还望殿下恕罪。”

李承乾将他扶起来:“不碍事的,我没放在心上。先生不必拘礼,我是以友人的身份来见你,又不是以太子的身份。”

“既知殿下身份,如何敢称是殿下友人,这先生二字更是僭越。”

“什么狗屁逻辑,合着我当个太子还不能有自己的友人了?志同道合者皆为友,与身份地位有何关系?至于先生二字。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测量绘图那么厉害,自然能当得起这句先生。”

姜照连称不敢。

见他如此,李承乾也没有勉强:“一个称呼而已,属实不值当如此。但你若觉得不妥,不习惯,我换了便是。”

李承乾笑眯眯:“咱们暂且不提这个,这个不重要。关于我之前说的两个提议,你如何想?可有决定吗?”

姜照再次跪拜,甚至没有过多犹豫,便说:“草民选举荐。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草民不想再浪费这一年的时间。

“虽然草民自信,进士明经两科若有不及,但明年若开明算,绝对可以通过,仍旧能入仕,但如今高转筒车已经试验成功,若水转翻车也试验成功,想必接下来,朝廷便会运用于民。

“草民可以等明岁科考,但朝廷不会等我,百姓也不能等。这两项草民费了诸多心血,不想错过。

“若无官身,便是都水使者让草民协助,也难以进入核心,事事参与;就算有殿下支持,办起来也终归名不正言不顺。再有,不论通过科考还是通过举荐,皆是入仕,又何必拘泥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