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内静了下来。
角落里坐着的离嫣短暂的笑了一声,话里毫不掩饰嘲讽:“听说恶事做太多了的人终究是要遭难的。没想到有的人在这不安生,多了不起似的,到了别处就任人欺侮了。”
李落云这才被激得冷笑了一声,朝离嫣翻了个白眼,片刻后又对李言兮说道:“听说妹妹最喜欢看《云游记》的话本子,京中出了新出了第六十回,可要快些去买,免得到时候抢不到。”
李言兮弯了弯唇:“劳姐姐费心了。”
离嫣抬手按了按簪子,不冷不热地笑了声。
一顿团圆饭,却各怀心思。
最后李落云上轿走的时候,半掀开帘子,回头看了她一眼。
她回到了自己的院子,细想下觉得不对,对春桃道:“明日里你出去采买时,去买那个话本子。”
春桃眨了下眼:“小姐,李落云说的那个?”
李言兮点了点头,“嗯,买第六十回的。”
……
夜色侵袭的时候,月亮便显了出来。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中秋的月寄寓着思念,皎洁明丽,淌于星河。
这样的月应该同人一起赏的。
李言兮攸忽想起了宋若说在中秋时想同她一起赏月。
原本丞相府中就戒备森严,再加宋若被拘禁着,两个人根本就不可能聚在一起。
正出神时,春桃晃到她眼前,“小姐,可要我去拿些月饼?”
李言兮笑了笑,“你我都不喜吃,就不必拿了。”
过后又温声道:“中秋快乐,春桃,愿你以后皆平安喜乐。”
春桃清澈透亮,粲然一笑:“中秋快乐,小姐,祝你尽快找到个好夫婿。”
李言兮温和一笑,正欲说些什么,院角传来一声闷响,有人从高墙上跳了下来。
她闻声回头,隔着煌煌烛火,同一双含笑的黑眸对上。
--------------------
作者有话要说: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张祜
--------------------
(本书出处:?凤互?)
第26章 酒楼
来人一袭锦袍,戴着副银质面具,垂眼敛眸:“不知我可否也向你讨上一句中秋的祝愿?”
惊讶过后,李言兮让嘴巴张的几乎能塞个鸡蛋的春桃去拿月饼,上前几步走到宋若面前:“你如何进来的?”
宋若含笑道:“自然是飞檐走脊。”
她将面具推到额头上,露出一张白皙的脸,鼻梁挺翘,唇色很淡,又道:“想不想试一试?”
今夜宋若没有涂胭脂,李言兮把目光从宋若的唇上扫过,又匆忙瞥向别处。
心里竟有些心虚。
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今日宋若有点不太对劲,过于欣悦了。
而且她竟不知宋若会轻功,还如此精湛。
她重新瞧着宋若,“你捎着我,能飞得起来么?”
在李言兮心中,她对宋若的某些印象还停留在那个爬个树都让一众宫人提心吊胆的傻子。
宋若没有说话,转而用手扣上了她的腰,脚尖一点地面,便带着她借墙边的树干跃到了院墙上。
站稳后,李言兮往下一看,默默抓紧了宋若的手肘。
察觉到她的动作,宋若将她搂紧了些,缓声道:“想不想看看京城的夜色?”
正巧春桃端着月饼穿过了回廊,走到海棠树旁时,抬头一看,手上的食盘差点拿不稳。
今天晚上她足足经受了两次惊吓。
她看见自家小姐同长公主交头接耳,接着自家小姐温温和和的声音从院墙上传了下来:“春桃,把院子里的烛火熄了,今夜我睡得早。”
春桃立马会意:“知道了小姐。”
多年后想起来,李言兮还是觉得荒唐,就在那一夜,她跟着宋若踩在细碎的月光下,一路弯弯绕绕躲过了府中的侍卫出了府。
宋若带着她踏过沿街的屋檐,欣赏了一回高处的京城夜色。
只有百姓家的中秋才有团圆的味道,才有中秋的阖家欢乐。
高院深宅中的亲情被一点一点蹉跎,人和人之间看似离得近,实则隔阂很深。
秋日里天气清爽,有许多百姓家直接把晚席摆在了门前。
有孩童在玩花灯,围着大人嬉闹。李言兮顺着屋脊坐了下来,目光落在远处。
宋若坐在她身旁,侧首看她,黑眸里盛着月光,带着些许张扬:“二小姐,现在不过酉时,就在这赏月?”
她瞧着宋若笑:“那刘公子可有什么其它安排?”
宋若微愣,笑意在黑眸中荡了开来,上手拽了她一把,将她重新搂住,凑到她耳边道:“刘某想带姑娘去见一个人。”
宋若脚尖微抵地面,将她搂着,从屋檐上跃过,不留一点声响。李言兮原以为她很了解宋若,现在看来不过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