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灵命吴耘将镇上见闻讲述了一遍,吴耘说完后,边柏松就立刻说:“不对呀,既是征兵,又是征粮,那小镇码头边怎么没有衙门的人驻守?”
他十年前就在郡守府船务司供过职,对衙门里的这些套路也还懂几分,当时就提出了不合理。
但下一刻,不等旁人说什么,他自己却是先想明白了,当时就惊道:“我知道了,一定是人手不足,神川边,泊舟的渡口那么多,浩州官府看守不过来了!”
洪峰长长吐出一口气道:“侥幸咱们走得早,不然,还留在赤霞城的话……”
赤霞城就是云川郡的郡城,如果说郡守王邕当真挟裹着全郡造反,那赤霞城一定是首当其冲的战争前沿之地!
寻常百姓谁想打仗?家园破碎,生死叵测。
洪峰转头,目光遥向西南,那是赤霞城,也是他的家乡所在的方向。
船舱中,众人的目光顿时也都不由自主地一齐转向西南方。
此时此刻,谁又不曾遥望云川,遥望赤霞呢?
萧蛮的目光却是看向了程灵,他比旁人其实还更多了一层疑问:王邕造反?从前当真是没看出来。此人隐藏之深,令人心惊。
第146章 愿求明月,护佑程郎君
三郡齐造反,缘由究竟是什么,这个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去深究了。
总归无非就是主弱臣强,平衡打破。利益所趋,权势所致。
空山老人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只说了一句:“嘿,柳颢蠢货,被徐老妖婆骗了!”
齐国大乱,已成定局。
追月号上的人们,得知消息以后各有反应,但总的来说大家都是后怕又庆幸的。
这一段的水路还算平稳,姚守忠就连夜起了船,一刻也不敢多耽误的,追月号向着出海的方向,直行而去。
入夜了,月华当空洒落。
临近中秋,明月近圆。甲板上,各家的妇人带着孩子,大家殊无睡意,都在议论着战争的消息。
洪峰娘子秋氏虔诚地对着明月的方向跪了下来,口中轻念:“东家大恩,带我们远离战争之苦,小妇人无所求,只求东家平安康泰……”
她这么一念,顿时带得身边的人纷纷跟随,一时间,整个甲板上都是各种念诵之声。
也不仅仅是对月求程灵康泰的,还有更多的人,是在祈求家乡的亲朋能够平安度过此劫,不至于因为战争而太过痛苦。
有一名妇人甚至哭了出来:“我是带着娃儿跟当家的出来了,可是我爹娘兄弟,还都在赤霞城里呢!”
当初离开赤霞城的时候,只当是远行讨生活,虽然也觉得故土难离,但心里是抱有着,有朝一日挣够银钱,衣锦还乡的念想的。
又何曾想过,这一别居然还能有这样的变故?
一旦战争来到,就什么都有可能变了,往后就算再回去,谁又知道,是不是还能再见到曾经的亲友呢?
妇人的哭声带起了更多人的愁思,不多时,甲板上竟是哀泣声一片。
程灵站在甲板的另一边,没有去管这些哭泣的人,倒是洪广义有些不安,问她:“郎君,他们……哭成这样,咱们当真不用去管一管吗?”
程灵道:“堵不如疏,大家心里有苦,发泄一番又何妨?”
她没说的是,就让大家哭一场,遥想一番赤霞城此时的艰难,说不定人心还能更齐呢。
而事实也正如程灵所料。
妇人们的哭声又带动了孩子们的哭声,妇人孩童一齐哭以后,甲板上就吵得不行了。终于,有男人忍不住大声斥骂起来。
“蠢婆娘,好日子过腻歪了吗?哭哭哭,哭一阵也就行了,没完没了是要咒谁呢!再哭,再哭咱们带着娃一块儿回去,跟那城里的乡亲们死一处得了!”
好家伙,这人虽然骂的是自家媳妇,可话一出来,却当时就止住了甲板上所有的哭声。
回去?还带着娃一块儿回去?
这谁能干得出这么缺心眼儿的事?
终于,一片安静中有人小声啜泣:“这要是只咱自己一个,我、我爬也要爬回去,可是带着娃儿,我、我不能害了我的娃儿……”
这一声出来以后,顿时就又是一连串的赞同声。
大家说:“谁不是呢?”
更多人说:“多亏咱们跟着东家出来了!”
到隔天,穆三娘来给火工队定菜单的时候,以秋氏为代表的火工队众人,竟是主动跟穆三娘求起来:“队长,咱们省着些吃吧!”
人们纷纷说:“到处都乱了,咱们还不知道要在这水上漂多久呢,粮都没处买,不敢再像从前那样吃了……”
如此这般,既然大家都主动来求了,穆三娘就直接做主,每餐菜量从四个减到两个,主食也只上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