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工部像郁安一样穿着黑官服的人还真不少,都是往届的国子监生,一直被沈无诟打压着,转不了正。
凡是被安排在沈无诟手下,被提拔的不一定是有本事的,但一定是会奉承的。
像他们这些木讷的寒门弟子,又没有一走了之的条件,只能年复一年熬在这里。
来工部一个月,沈无诟甚至找不到没用的活给郁安干了,这小子就像个傻的,让干啥干啥,完全没脾气。
沈无诟觉得无趣,渐渐懒得对付他了,开始把手底下的小活交给郁安干。
明明没人教过郁安,他却像工部的老骨干一样,真的什么都会。
实际上郁安一个月的闲活不是白干的,那些表面上没用的文献,记录的都是百年来绍国各地的水利、土力工程和各种遇到的地里地势问题。
郁安把它们都看了一遍,涨了很多知识。
众人除了佩服,更多的是在这一个月的相处中,对郁安产生不喜。
他总是冷着一张脸,目无尊卑,和谁也不交好。
这天,工部尚书吴或北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此时右侍郎杨庆安南下抗洪,他只好把问题抛给沈无诟。
沈无诟根本不识字,他直接把文书抛给他的得力干将,让他们像以往一样替他工作。
然而众人看了半天也没找到解决之法,最终把吕识程推了出去。
吕识程小心翼翼地说:“沈大人,小的们无能,这个事情实在太棘手,我们...找不到解决之法。”
沈无诟还在笑呵呵地看小人书,闻言一把将茶泼到吕识程身上,吼道:“我要你们这群饭桶何用?”
吕识程一个哆嗦,点头哈腰地赔不是,半点人的尊严都没有。
沈无诟刻意站出来踹他一脚,把吕识程踹到地上踩来踩去,才满意地拍拍墨绿的衣摆。
他道:“其他人呢?过来看看这个文书。”
众人哪敢上前,都低着有,互相瞅着别人,盼着有人赶紧过去。
郁安道:“我看看。”
他接过文书,略看一眼,便将它放桌上铺开,提起毛笔轻轻蘸墨,在上面画出一条条似河流般的线条。
众人小心翼翼凑上去,各个忍不住感叹:
妙啊。
太妙了。
他们怎么没想到呢?
“闪开,”沈无诟赶走众人,问道:“你这画的是什么?”
郁安指着复杂的堤坝工图道:“此处地势低,水势凶猛,堤坝根本挡不住,与其思考如何加固河堤,不如砍几棵树,挖开新的河道,将这水引流,百姓就不会受灾了。”
“原来如此,”沈无诟道:“这就是堵不如疏啊。”
郁安古井无波道:“没错,大人睿智,这种问题只要大人想,不用学就能解决。”
其他人傻眼,面面相觑,确认没有听错。
谁说新会元不会奉承的,这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本事,还谁有?
沈无诟果然很受用,连连叫好,让人把文书拿给工部尚书吴或北了。
其实这问题并不难想,只是别人都怕担责任,担心改了河道后遇到其他问题,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郁安敛眸,好看的眉眼异常镇定,继续干他的小活去了。
他得尽快站上去,成为值得云遥托福的男人。
最终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省了一大笔费用,绍皇下令让吴或北觐见,当面夸了他一番。
吴或北道:“这都是左侍郎沈无诟的功劳,臣不过是规矩办事罢了。”
绍皇笑着点头,一边满意吴或北的谦虚,一边满意沈无诟的能力,叫人给沈无诟赏了不少东西。
沈无诟乐开了花,逢人就说自己有多厉害,把郁安给他的讲解全转化成自己的话,半点不题郁安的功劳。
以往吴或北遇到棘手问题,大多会与众人商议多日,如今因了沈无诟这件事,他总会先让沈无诟看看,确定他是否有解决之法。
第120章 兴州之行
这日,吴或北又命人送来一份文书,文书中还夹着一张图纸。
沈无诟看都没看,习惯性把文书丢给郁安。
郁安接过,垂眸看了看,又淡然地在上面添了几笔。
沈无诟见郁安画的这样快,不耐道:“这就完事了?吴或北莫不是把老子当打杂的了,什么简单东西都抛给我。”
郁安道:“或许吴大人是想提拔您,不如再静等等,这种杂事交给我处理就好了。”
沈无诟拍拍郁安的背脊道:“还以为你是个不懂事的,原来是个面瘫,放心吧,跟我混,少不了你的好处。”
郁安敛眸道:“谢大人。”
众人闻言心里一阵焦急,又好奇郁安干了什么,于是又把吕识程推了出去。
吕识程尴尬又狗腿地笑道:“我帮大人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