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87)

毕竟,朝廷推行郡县的同时,也推行授田令,农民无论男女,各授二十亩永业田,永业田不可交易,只能传于子孙。亦可开垦荒地,新开荒的田地可免三年田租,五年内减半征收,其后归为自有田地,可在官府登记入册,正常买卖。

这在人口稀疏的郡县很容易推广,因为那些大地主和贵族先前都被刘邦强行迁入长安,江东郡和被战火□□多年的关内都有大量的荒地和无主之地,吕雉选派官员时,并没有按照以前诸侯国和秦朝时期由当地贵族或有才之士担任,而是特别要求“异地为官”。

绝不容许选派官员在原籍为官,甚至三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按照政绩升降调用,还要换地治理,以避免与当地豪强勾结,鱼肉乡里,或是亲眷仗势欺人,侵占民利。

这些对于原来的朝廷大臣而言,起初都有些不能接受。

毕竟,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所有入仕当官的心愿之一,可他们看到刘肥如今的情况,一个个也就熄了抗议争辩的心思。

刘肥当初因为小十三刘土豆的娘舅齐大侵占民田逼死人命,被周亚夫碰见,告到了吕雉面前,被割去了胶东胶西和琅琊三郡之地,让他回齐国一便修渠一边整顿家务事,再有这类亲眷横行肆虐乡里的事发生,就会被加倍处罚。

当时企图诸侯王和朝臣们还在看刘肥的热闹,可没想到刘肥还真是下了狠心,不光处理了自己个便宜小舅子齐大,将他交给周亚夫验明正身当众斩首,后来还将其他几个姬妾家中有仗着他的名号,吞并土地强抢民女之类的,都一一揪了出来,依法处置。

最让他头疼的还是齐王妃的家人。

齐王妃育有三子,长子刘襄如今是齐王世子,上了族谱的齐王继承者,在齐王府中无人能与她争宠,她的家人虽没有被封侯封爵,可在齐国,亦有良田万亩,奴仆如云,是出了名的淄川一霸。

尤其是她的兄长驷钧,行事霸道狠戾,手上的人命何止一条。

刘肥杀了齐大的时候,驷钧还在叫好,刘肥又杀了二三四五个姬妾亲眷时,驷钧不以为意。

直到刘肥将齐王妃母子都关在王府之中,带兵包围了驷家时,驷钧才开始着急发慌,苦求饶命,却为时已晚。

刘肥杀了驷钧,抄了驷家,将驷家的土地和财物分给了苦主,还特地修建了一所“济慈院”,拨钱拨物拨人,专门用于照料那些被驷钧害得家破人亡孤苦伶仃无人照顾的老幼孤寡,后来慢慢也收容那些无力生活的孤儿和孤老,算是做点善事,为驷钧昔日所做的恶行赎罪。

齐王妃听闻自己家满门被抄,当场就昏死过去。

刘肥干脆将世子刘襄也送去长安读书,自己在家中和齐王妃长谈了三天三夜,总算让她不再萌生死志,而是专心去打理那家济慈院,扶助老幼,救灾安民,慢慢平复下心情来。

毕竟,刘肥跟她说的很清楚,驷钧为恶在先,是自取死路。

他若是包庇驷钧,那么到了朝廷之上,他便与驷钧同罪。

若是不斩驷钧不抄驷家,改日就会迎来他刘肥满门抄斩之日。

是让有罪的驷钧伏法,还是赔上全家人的性命一起死,齐王妃别无选择。

更何况,就算她选择救驷钧,最终结果也一样救不回来,还要白搭进齐王府满门上下。

她别无选择。

刘肥修好齐渠,就带着驷钧的人头,回长安复命。

吕雉嘉许了他一番之后,又给了他一个新的任务。

总管天下水利之事,修渠筑堤,为工部之首。

刘肥稀里糊涂地接了个大差事,就开始全国各地跑,不到一年时间,就瘦了几十斤不说,还带回来几十个人头。

好家伙,群臣这才知道,他手中有太后赐予的密旨,除了勘察山水,修缮水利之外,还有巡察地方官员,诸侯王室之责。

等于是代天巡察的钦差大使,走到哪里,看到不平之事,冤假错案,刘肥都有权代为查办。

众人这才知道,他这一路上,从原本纠察自家小舅子大舅子的违法违纪,到纠察全国官员们的家眷贪污违纪事件,做得那叫一个热乎,走到哪杀到哪,所过之处,甭管什么王侯公爵,什么大舅子小舅子,只要犯到他的手里,那就是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为了以儆效尤,刘肥不光将这些人犯斩首示众,还将人头用石灰处理后装入木箱中,跟着他走了一路,最后一起带回了长安城。

于是在长安城西郊十三里处,修建了一座“人头塔”,被称为恶人塔,凡是走过路过的,不去啐上一口,都不能发泄心头之恨。

以前这些欺压百姓,吸民脂民膏的恶棍,仗着诸侯王和官员贵族的势力,让百姓根本无处伸冤,如今大家都知道了,齐王改名砍头王,专杀这种恶人。

上一篇:烈风吻星光下一篇:今夜入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