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84)

之前吕雉就大力推进榷市交易,让双方互通有无,商人重利,不远千万里奔波,本就是为了更多利益。

而能够用钱买到的货物,就算是匈奴人,在有“钱”的时候,一样也不愿去拼命厮杀劫掠。

毕竟,只要打仗,就肯定要死人。

匈奴的骑兵勇士再多,也不是一个部落的,几十个部落的人马,谁死谁生,谁都说不算。

能够正常交易换取到的财物,总好过让自家儿郎送命。

这两年,榷市交易的数目,几乎是汉初的十倍以上,虽然仍未能完全杜绝匈奴人的抢劫,但规模和人数都远远不如汉初。

所以吕雉就很不明白,为何汉文帝要重农抑商。

陈曦也是翻查了许多资料,才告诉吕雉母女,关键还是因为生产力跟不上。

在后世总结的规律中,所有的政治基础,都是生产力,总之一句话,就是能不能让百姓吃饱!

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什么礼仪规矩都谈不上,就更不用说发展。

当时无论是基础农作物,还是农具和耕种方法,都远远不足以产出让大汉百姓吃饱的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商人重利,就只会生产更多高价值的丝绸和经济作物,而枉顾普通百姓的需求。

再加上诸侯王和豪强地主们不断兼并土地,自耕农一遇到灾荒就卖地卖房卖儿卖女,可谓是“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注1)”,一切凄惨的百姓生活,都是因为奸商而起。

那么,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成为汉文帝的首选就十分正常了。

第32章 给吕雉直播刘盈之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同样,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在后世但凡上过中学的学生都背过的内容,在这个连识字都未普及的时代,别说一般人,就是吕雉母女和张良萧何陈平张苍这样的顶层人物也得在脑子里转上无数圈,才能把它和自己曾接触过的理论结合起来。

萧何对于自己快走到人生终点时,却见识到天降神谕和直播未来视频的奇迹,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哪怕被人抬着,也要来参加大汉政权最高层的智囊研讨会,见识一下这些从后世得来的信息和“神物”。

太医和家人拦都拦不住,按他的说法,这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别说到晚上了,让他看完那些书,他就算当场死在昭明殿都心甘情愿。

吕雉可不想看着这位为大汉呕心沥血还曾被刘邦猜疑下狱的老臣,活活累死在自己的面前,想尽办法让太医熬了药膳,给他调理着身体,甚至在他们谈话讨论时还让太医时刻守在萧何身边,生怕有个万一他就无了。

张良将刘盈和鲁元公主从视频中抄录下来的内容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先是攒眉凝思,后来发呆良久,到最后,才长叹一声。

“原来……如此……嬴政……比我们看得更深远,可惜……”

步子迈得太大了。

这话他没说出口,在场的也全都是人精,他一提,其他人就完全听得懂,明白他话中的未竟之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秦始皇所打造的大秦帝国,架构之庞大,思想之先进,完全超出了当时的经济基础,在生产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强求的结果,就导致基础崩溃,大秦灭亡。

吕雉显然汲取了这个教训,哪怕大权在握,也没有急于登基称帝,而是先从民心人心出发,开荒种地、办学养士、修渠开源、鼓励农商……

当初刘邦能以弱胜强,击败不可一世的楚霸王,最根本的,便是张良为他谋划的“约法三章”,得民心者得天下,能做到这一点的,才能真正坐稳了江山,而不是靠着武力和阴谋上位,便如昙花一现,转瞬既亡。

张良都不禁有些佩服这位一度隐于刘邦和刘盈身后的女人。

若不是刘邦用完就想扔的渣男举动,若不是刘盈扶不起来的软弱无能,她也不必如此劳心费力,殚精竭虑地为儿女谋划,为家族谋划……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变得如此强大,强大到跳出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藩篱,开始瞩目天下,为天下百姓谋划。

或许这就是天幕神谕选择了她,而不是刘盈或刘如意刘恒等人的原因。

其他任何一个皇子,甚至换成已经死了的刘邦项羽韩信等人,都跳不出争霸的圈子,就连刘邦最后也不顾他劝谏地大肆封侯,哪怕这样会给子孙留下无数大坑,可在当时而言,这是他所能看到的,掌控藩属国最大力度最可靠的手段。

张良虽然在经历楚汉争霸后,也亦是到分封诸侯的弊端,才有“筷论”之说,一改原来的复立韩国之愿,劝阻刘邦重新分封六国后人为诸侯,就是意识到分封制的弊端,但没想到,刘邦铲除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又大封刘氏诸侯王,换汤不换药,妄图以血脉维系分封制,难怪会在二代之后就面临削藩之难和“七王之乱”。

上一篇:烈风吻星光下一篇:今夜入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