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灭秦之后,虽然重新分封天下诸侯,但在律法方面,大多仍沿用秦朝法令,民间依然不能私藏书籍,普通人想要读书识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张良拾履”。
张良作为韩国五世相的子孙后裔,都很难找到兵法书籍,还是在沂水桥头,遇到个故意找茬的老头让他捡鞋子,刚经历过刺秦失败逃亡民间的张良饱经磨难,对这个看着粗鲁野蛮的老者并没有动手怒骂,而是屈膝半跪,小心翼翼地替他穿鞋。
老人后来考验了他几次后,终于传授他《太公兵法》,据说就是因为这本书,才让张良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汉初三杰。
由此可见,在这个时代,一本书,一门知识,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代人的命运。
听到鲁元公主的话,陈曦不禁感觉有些惭愧。
她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的发达和无所不在,大大削弱了获取知识的难度。
除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外,只要你想,就是在深山老林戈壁荒漠之中,也能通过网络看到全国的名师课堂,甚至还有高校的免费公开课。
可很多东西,往往是得来的太过容易,就很难让人珍惜。
刘盈对父母的爱是如此,陈曦这个时代的人对知识也是如此。
因为无需努力就可以得到母后的保护和宠爱,所以刘盈从未想过自己会失去母后的心。
而从小时候一年到头见不到父亲的面,到逃亡路上被刘邦几次三番踹下马车险些丧命,刘盈一直都害怕失去父皇的关注和从未有过的疼爱,所以千万百计地去争取,按照他的要求努力将自己变成一个听话的孩子。
可到头来,刘邦喜欢的,是更像他一样桀骜不逊的熊孩子刘如意,而不是他这个唯唯诺诺的孝顺儿子。
鲁元公主从未想过去争取什么父爱,只是小心翼翼地守住自己所有的亲人,直到看到自己未来的结局,才幡然醒悟,想要为自己争取一条生路。
在她看来,母后已经开始打开一扇门,通往一个新的世界,那么,她就要努力跟上母后的脚步,让自己变得更有用,更能干,才能够替母后分忧,为开创那个新世界做出贡献。
她小时候还是跟着刘盈沾了光学习读书识字,后来嫁人生儿育女,虽然放下了许多,可现在既然有机会让她重新学习,她就一点儿也不愿放弃每一门可以得到的知识。
未来世界五花八门的知识让她眼花缭乱,那些从小就可以跟男子一样读书识字的女孩,长大也可以像男子一样工作,可以自力更生,而无需依靠男子方能生存。
就让她十分羡慕。
在她看来,明明小时候操持家务种田织布赚钱养家的是阿娘,可当家做主的却是成日在外浪荡,一年到头都着不了几次家的阿爹。
后来她更看到,无数女子在默默地为大汉种田织布,养家糊口,可她们却没有名字,只能作为男子的依附而存在。
那时她迷惑不解,却无能为力,不敢问也不敢想,可看到自己和女儿的最终结局后,她不甘心也不愿再这样活下去。
“我想学到更多东西,以后都传授给我的女儿,还有大汉的所有女子,让她们不仅能够有个安身立命的生计,也能够有跟男子抗衡的能力和勇气。”
鲁元公主一边给刘盈擦汗,一边认真地说道:“否则若是女子不能像男子一样读书识字,学习更多的本事和技能,那就算我和母后能掌控一时,待我们死后,一切依然会烟消云散,恢复如故,甚至有可能像你曾经放过的视频一样,那些男子害怕女人们学会本事与他们争权夺利,就用更残酷的规矩来对待她们,将她们彻底困在后宅,困在蒙昧之中,而无法站起来与他们竞争。”
陈曦想起了贞节牌坊,想起了裹脚布和三寸金莲,情不自禁地点点头。
就连她都没想到,鲁元公主看得如此之远。
吕雉欣慰地点点头,看着已经长大的女儿,才二十五六的女儿,芳华正茂,正是容颜最盛的时候,哪怕不施脂粉,依然明媚不可方物。
尤其是她的眉眼之间,已经没有了昔日隐藏的抑郁和忧愁,那种贵族女子追求的忧伤柔弱之美,从来不是吕氏女儿的形象。
她开始更像她,充满自信,冷静从容,因为学到更多知识,懂得越多,底气越足,就越发无惧无畏,无拘无束,敢于担当勇于向前闯,这才是她心目中继承者应有的模样。
“哗啦!”
“唔……咳咳咳……疼……”
鲁元公主手下一抖,惊喜地低头望着刘盈,“盈哥儿……啊不对,皇弟……你终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