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的确如刘敬所说,不光这个冒牌长公主没能实现让匈奴子孙为汉臣的梦想,后来历代派去和亲的公主,也从来没有达成这个“美好”的理想,反倒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送人送钱送物,促进了对方的经济发展,在塞外留下无数香魂悠远的公主坟,靠女人起家开国夺得帝位的皇帝们,始终还是没能用“女儿”们的和亲实现征服外夷的梦想。
彼时的刘邦,没能把嫡亲女儿送去和亲,显然是有怨气的,所以才会在“路过”赵国时,故意倨傲无礼地辱骂张敖,哪怕张敖已经竭尽所能恭恭敬敬地执子婿之礼,他还是故意找茬,故意“发现”有人埋伏意图行刺。
折腾一番,张敖的赵王之位被削了,刘如意从代王换封地到了赵国成了赵王,刘邦这口气才算稍稍咽下去了那么一丢丢。
毕竟,张敖不光以子婿之礼相待,还送上美人赵姬供其享用,在赵姬怀孕后为了避嫌甚至给她单独提供华美宫室,生下刘长后送进宫中。
对于鲁元公主来说,这种丈夫给亲爹送女人还送儿子的事,真的让她恶心透顶。
所以张敖没了赵王之位对她而言无所谓,反正她回了长安还是大汉嫡长公主,儿子就算不能承袭赵王爵位,从她这边以后找皇帝弟弟要个侯爵还是不成问题。
可张敖为了自己,给岳父送女人,还把外室子打包送进宫,完全忘了,他的利益是跟鲁元公主和吕雉母子捆绑在一起的,刘邦可以为了鲁元公主封他为赵王,也可以因为刘盈刘如意削他的王爵,就算他再送多少女人,给刘邦生多少儿子,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反而让他在吕雉和鲁元公主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吕雉听鲁元公主说起分居之事,点点头,说道:“嫣儿和偃哥儿是你的孩子,张敖……以后就只是他们的父亲罢了。他不止这两个孩子,你以后也可以有更多孩子。”
鲁元公主却摇了摇头,说道:“儿臣并不想再生儿育女。”
“哦?”吕雉犹豫了一下,“那你不怕以后张敖借你之势而起?”
这年头,不仅有母凭子贵的,同样也会有夫凭妻贵、夫凭子贵的,甚至在得势之后,反过头来将妻家母家吞吃得一干二净,以洗去昔日吃软饭的“耻辱”,似乎这样才能显出“大丈夫本色”。
可这继承人之事,着实是个问题。
太子为国本,若是换了皇太女,后继之人同样也是问题。
吕雉已经将自己看到的直播分享给了鲁元公主,后来陈曦再发来的一些关于后世著名皇后太后女帝的历史直播视频也都成了她们母女共享的小秘密。
鲁元公主最震惊和难以置信的,是历史上的“她”竟然会同意张嫣嫁给刘盈为后,更无法相信自己会在刘盈去世后就因为伤痛“抑郁而终”。
她就算愧疚难过,那也是对女儿,怎么可能是对那个自暴自弃,一边不情不愿一边还“委屈求全”的弟弟。
就连在乱军之中十多岁的她都敢抱着弟弟跟上亲爹逃跑,被踹下去再爬上去,又怎么可能因为这些事抑郁在怀,英年早逝?
她根本不是那种会为了丈夫有小妾有外室有庶子私生子就会抑郁难过把自己憋死的人啊!
她连张敖替刘邦守着赵姬生下刘长之事,都是为母亲不忿不平,对父亲和丈夫不齿不屑,却跟母亲有着一样的骄傲,根本没想过要去弄死这些外室女和孩子。
毕竟,给父皇送女人的又不止张敖一个,给张敖送女人的,也多得数不清,她们若是为这生气杀人,那杀了一个还有下一个,反正再多女人也无法改变嫡庶身份之别,只要这一点不变,那么早晚有一日,男人死了,这些女人也就散了。
家国天下,终究还是母后和她的。
鲁元公主耿耿于怀的,是自己居然还比张敖早死。
“儿臣看了神谕中的后世女子,那名叫主播的女子曾说过,女子生育便如鬼门关,稍有不慎便会丢了性命。就算熬过这一关,连续生育也会损伤母体,当初我生嫣儿时便十分艰难,过了这些年才生下偃哥儿,自觉体力大不如前。以后……若是再要生育,只怕更容易出事……”
吕雉自己也就生了一儿一女,自是明白生育之苦。虽说后来刘邦对她十分冷淡,登基后就算每月去她宫中也很少留宿,倒是跟戚夫人寻欢作乐甚至不避大臣们。
一开始或许有过难受愤怒,可后来慢慢也就不在乎了。
当初吕太公将她嫁给刘邦,就是“见他有不凡之像”,说穿了,就是一种投资。
哪怕当时的刘邦亦有“妻”有子,可为了吕家之财,刘邦不也一样将刘肥之母曹氏说成婢妾,以正室之位迎娶她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