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懵懵懂懂中的小皇帝,忽然听到一阵笑声,仿佛是摆脱了千百年束缚和压迫的火凤,在烈焰中浴火重生,得以展翅翔空后,发出自由自在,畅快舒爽的笑声。
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看到阿娘和这些日子来照顾他陪伴他的“太后”如此开心,也跟着快活地拍着小手,发出咯咯的笑声。
这一日,孟太后定下了新的年号,是为“初元”。
第14章
梁红玉是将门出身,虽说也识得几个字,可尚未成年就因父祖获罪被充为营妓,根本没机会再学什么,全凭着天生神力和家传武艺才有今日,哪怕儿子阴差阳错成了皇帝,她也没敢想过以此博什么泼天富贵。
她享过福也吃过苦,跟着韩世忠几乎从尸山血海中杀过来,深知金人都是喂不饱的豺狼,绝无妥协求和的可能。
尤其是看到未来岳飞在风波亭的结局,虽然没看到自己未来的结果,但她深知自己的脾气,让她退让求和是不可能的,除非她死。
可她还有可可爱爱的延哥儿,不想死,就只有让那个甘愿向金人称臣当狗的狗皇帝去死了。
还便宜赵构让他白赚了个跟金兵同归于尽的美名。
原本只想着跟韩世忠夫唱妇随,保家卫国的梁红玉,为了活命干掉了皇帝,这会儿看到那神奇光幕中展现的另一种可能,原本想着功成身退将儿子交给孟太后就行的她,忽然心动。
而原本想着功成身退将小皇帝交给韩氏夫妇的孟太后,此时此刻也忽然心动,试探着问:“开武举?”
梁红玉使劲点头:“开女举?”
孟太后笑了:“哀家不懂兵家事,这练兵打仗之事,就全赖安国夫人和韩枢密使了。”
梁红玉抱拳一礼:“臣,必不辱使命!”
第一时间,就得让韩世忠把岳飞调回来带兵,好端端的人才,被杜充那等废物给糟蹋成什么样了。
大宋从来不缺勇将猛将,可更多的时候,比勇将猛将多得是专拖后腿专卖队友的小人和废物,活活将那些满怀热血一腔忠诚的将士们拖死累死。
就连岳飞这样不世出的天生战神,都几次被罢官免职逐出军队,前前后后投军就投了三次,最后若不是南宋被打得着实无人,领兵大将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他也没机会出头。
可到最后,哪怕他武功盖世,战绩彪炳,几乎实现了直捣黄龙收复开封的梦想,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成了风波亭中惨死的英魂。
在赵氏王朝的皇帝眼里,就容不下一个长成的战神。
无论狄青,还是岳飞。
而如今,孟太后和梁红玉,干脆釜底抽薪,将老赵家没有的软骨头抽去,换上将门后人的铮铮铁骨,有这个神奇的天降光幕做指引,或许她们也能带着新的大宋王朝,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出宫后,梁红玉去见了韩世忠一面,收拾了些东西,就返回宫中。
这时候,儿子(划掉)天子,比夫君更重要更需要保护。
韩世忠尽管被封为枢密使,达到了宋朝武将的权力巅峰位置,此时此刻却等于是火线任命,前任枢密使和禁军统领加宦官大太监都跟着赵构出海,一起跟完颜宗弼同归于尽喂鱼了。
留在杭州的禁军群龙无首,先前听闻金兵打来时就逃了一半,如今虽说有韩世忠大捷归来,太后扶立幼帝来稳定人心,可那些临阵脱逃的和心生异念的尚未前来勤王,倒是有些文臣先投贴拜访,都被他一一婉拒。
就算现在的小天子真是他的亲儿子,文武这条线,他还是不能轻易越过。
一旦他踩了线,就会有更多的武将越界,到那时,就真如历代赵宋帝位所忌惮的一样,手里有兵权的武将们会割据一方,王命难以下达,百姓们的日子雪上加霜,大宋江山危矣。
经历过苗刘兵变的韩世忠,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只知道奋勇杀敌,忠义报国的单纯武将了。
尤其是现在幼帝继位,太后垂帘,外有金兵虎视眈眈,内有各州刺史拥兵自重,若是放任下去,武将势大之后,难保不会再出个黄袍加身逼着孤儿寡母的太后和幼帝让位的武将出来。
他如今是大宋第一武将,手握重兵,如果连他都表现不出对天子的尊重敬畏,就更难让其他武将臣服。
次日上朝的时候,韩世忠位于武将之首,率先向太后和幼帝参拜行礼,虽然现在在杭州行宫之中,不便举行正式的登基继位大典,可应尽的礼数,他率先做到,其他人便亦步亦趋地跟随,并无人敢提出异议。
毕竟,能在金兵一路南下掳掠中逃到杭州的文武官员,依然对赵宋朝廷抱有信念,哪怕风雨飘摇,只要这皇位上一日有人坐镇,就算是个不到三岁的小儿,亦能让他们名正言顺地继续做官,继续以朝廷的名义维持自己的“体面”和家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