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115)

薄姬起初也吓了一跳,她看好窦漪房,是觉得她细心能干,且知书识礼,不像其他宫女那般只知道“诱惑”年少的代王,还能陪着代王读书学习,是个懂事的好姑娘。

可一旦知道她还有此“野心”,薄姬顿时就想到了当初的吕后,立刻就怕了,自然不敢再让她留在儿子身边,几乎是求之不得地送她回长安赴考,甚至连根刘恒说一声都不曾。

恰好那阵子刘恒得到了原本历史线上后半生的记忆,正在纠结对窦漪房的态度,从少年时的依赖爱重,到后来夫妻陌路,甚至让宠姬与已经身为皇后的窦漪房平起平坐,而对方却冷漠以对,让他都无法确定,她是否真的曾经爱过自己。

于是刘恒就干脆疏远了窦漪房,让她先去服侍薄姬,想着避而不见保持距离冷静一下,可没想到,这一冷静,就把人冷没了。

窦漪房顺利地考上了女官,还得到了女帝和鲁元公主的看重,如今成了女帝身边的秘书,负责替女帝起草奏折文书,位卑权重,可以说是一等一的红人。

如此窦氏兄弟也跟着沾光,终于拿回了被族人侵占的家财,饶是如此,窦长君亦不愿再留在清河郡与那些趋炎附势的族人相处,便带着弟弟召集一些愿意北上开荒的乡亲,前往五郡落户定居,这才遇上了鲁元公主和刘盈。

虽然他只见过鲁元公主几次,还都是跟在刘盈身边,大多是听她发号施令,或是管教弟弟,可从妹妹的书信中,对这位大汉第一个皇太女的了解,却远胜过刘盈所知。

看到刘盈这般紧张纠结,窦长君心下感慨,人都说惠王柔弱无能,被女帝逼迫禅让帝位不说,居然还被嫡亲的姐姐夺去太子之位,可真正接触过他的人才知道,刘盈虽然耳根子软,容易听信人言,可最敬爱的,正是他这位同胞姐姐。

在帮着刘盈处理政务的同时,他也看出来,这位是真不适合当皇帝,尤其是眼下百业待兴,外敌虎伺的时候,更需要一个坚韧有力,聪慧能干的皇帝。

只能说,刘盈是个容易心软的“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

“惠王放心,长君不会轻易听信他人妄言,误解公主的。”

窦长君坦白地说道:“公主如皎皎明月,天上地下,绝无仅有,长君能得公主垂青,实感荣幸。若能有幸结以连理,长君必不负公主怜爱,只是长君孑然一身,唯有以真心相报,还望公主莫要嫌弃。”

“啊?”刘盈呆呆地看着他,“你……这是愿意……愿意娶……嫁……啊……”他也糊涂了,不知自家阿姐到底是要嫁人还是要娶夫,只能含糊地问道:“愿与我阿姐结亲?”

窦长君点点头:“固我所愿,不敢请尔,得蒙垂青,不胜荣幸!”

好吧,刘盈长长地出了口气,总算是这两位都说开了,郎有情妾有意,至于是嫁是娶,反正按照母皇和皇姐现在定下的规矩,男女皆有继承权,也不必分那么清楚。

他的任务完成了,还得赶紧禀报母亲,这皇太女成亲,可不是一件小事呢!

第42章

吕雉收到刘盈的信后,会心一笑,对鲁元公主再婚之事,甚是欣慰。

先前鲁元公主“休夫”之后,张家并不是没有都异议,而是被她压了下去。

张敖倒是不敢舞到她面前来,只是那位张老夫人抱着孙子哭个不休,闹着要替孙子找回亲娘。

吕雉就派了个宦官去,问她,想要孙子跟着亲娘也不是不行,但鲁元公主如今身为皇太女,既为储君,那么她的子女就得跟她姓,甚至连她要娶的夫郎,亦会参照皇室惯例,选三夫四侍,“嫁”入宫中。

意思很清楚,你要想给孙子找回亲娘,先把儿子送进宫去。

那宦官还颇为嫌弃地看了眼张敖,带着几分清高之色地说道:“以皇太女的身份,宣平候的年龄和样貌,都不足以匹配,恐怕难登后位,或许皇太女会念在子女的份上,恩赐贵侍之位……”

张老夫人一听这话,原本哭得快半死不活了,这一下就立刻精神起来,赶紧拉住儿子,说什么也不许他再回头去找鲁元公主。

当初娶公主时,是公主下嫁张家,不论如何,也是以张家为主,对于张家来说,那是增光添彩之事。

哪怕当初给两人订婚之时,刘邦尚未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张老夫人心下虽有些嫌弃刘邦泥腿子出身,可汉王与赵王也算门当户对,两家正是结盟之时,她也说不得什么。

到后来刘邦正式登基为帝,她就更无话可说。

偏偏刘邦自己打了败仗,居然要用已经嫁人生女的鲁元公主去和亲,张老夫人当时一听就差点呕血,偏生张敖连抗议反对都不敢,幸好吕后力挽狂澜,终于拦住了刘邦,留下了女儿,可这事被闹得朝野皆知,张老夫人就觉得自己儿子头顶绿云。

上一篇:烈风吻星光下一篇:今夜入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