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娣招娣的,没想到还真灵验,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杨癞子的媳妇刘春艳就查出来怀孕,八个月后生下一个胖小子。
村里人都说这是杨癞子家的小丫头给他们找来的,以为小丫头福气好,以后日子肯定会更好。
没曾想,杨癞子两口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开始百般嫌弃小丫头,才一岁半多点的小女娃,刚会走路不久,便有上顿没下顿的,要是刘春艳那婆娘不高兴了还要一顿拳打脚踢。
村里有人看不下去,帮娃娃说几句话,她就指桑骂槐,骂得格外难听。
大家也没办法,毕竟这是人家的家务事,只能偶尔见着小丫头时塞几口饭菜什么的。
但小丫头身体毕竟弱,几个月折腾下来整个人面黄肌瘦,终于在入秋之后着凉感冒,高烧不断。
刘春艳本就嫌弃得不得了,觉得她是个累赘,这一生病,哪里肯医?
让杨癞子趁着一大早没什么人,给偷偷丢到后山任其自生自灭。
幸好当时被山上白云观的道长给发现捡了去,否则就算不病死也指不定成了豺狼虎豹的口中粮。
老道长懂点医术,捡到后治好便下山来打听,听说是杨癞子家的就给他们送回来。
杨癞子和他媳妇横得不得了,说既然老道长捡回来,那老道长就自个儿养着吧,要不就直接丢了便是。
老道长只得送镇上的派出所去,可他们这边本来就是信息落后,派出所那边只留了个档案信息,说是到时候找到小丫头的亲生父母再联系他们,至于小丫头还得他们暂时先抱回去养着。
老道长不忍心把小丫头丢下,便暂时养在道观中,这一养就是一年半。
如果小丫头一直跟在老道长身边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过得安逸。
但就在四个月前,这杨癞子媳妇去了趟镇子上,不知道怎么回事又突然改变了主意,隔三岔五的跑到山上道观里闹着要接回小丫头,老道长不同意她就一直撒泼打浑,寻死觅活的闹得大家都不安宁。
老道长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他们接回去,但他每个月下山的时候都要来看,要是他们对丫头不好,他就接上山,
杨癞子媳妇满口承诺会好好待小丫头,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
才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本性暴露。
偏偏他们这边秋季多雨,今年的雨水又特别多,一场山洪将道观那边下山的路给冲毁了,老道士已经两个多月都没有下山。
这杨癞子媳妇也是越来越横。
第2章 老祖剁猪草?这差距有点大
早上本来就安静,杨癞子媳妇嗓门又大,一下就把左邻右舍都给吸引了过来。
村里人都知道杨癞子媳妇的德行,看半点儿大的娃儿一脸“害怕”的躲在那边的木材堆旁,额头上还一大块红印子,简直可怜得不得了,都忍不住帮腔。
杨癞子媳妇一听四周的人这么对她指指点点,脸更黑了,朝着众人冷哼一声。
“她命都是老娘救的,让她做点事、打她几下咋了?她该报答老娘的,你们那么可怜她,各家给点钱吧。”
要不是因为镇上那个老虔婆说什么能旺她儿,她才不会接回来。
不过,这么久过去,也没见死丫头旺她儿,等下次去镇上她非得找那老虔婆把算命的钱给要回来不可。
周围的村民简直被杨癞子媳妇那不要脸的样子给气得不行,一群人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屋子里传来一声哭号声。
那是杨癞子家亲生的儿子军娃子醒了。
杨癞子媳妇横了周围的人一眼,又狠狠的瞪了眼顾白,快步朝屋内走去。
就在她要走到门口的时候,一枚小石子滚了过去,杨癞子媳妇正好踩在上面,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走得太急,脚下一滑,小腿骨正好绊在门槛上,整个人朝前一扑,摔了个狗吃屎,痛得她就跟骨折似的嗷嗷直叫。
但里面的娃哭得厉害,她不得不爬起来,咬着牙一瘸一拐的进去抱娃。
四周人看着她那样子,都直撇嘴。
“真是蛇蝎毒妇,要我说啊,她儿子那病,就是报应……”
“两岁多不会走路、不会说话,还说什么贵人语迟,也就她当个宝儿。”
“可不是,瘦猴家的娃比她家的小大半年呢,走路说话都溜溜的了,她的还天天抱着。”
“嘘!你可别说了,要是被她听到,还不得找你拼命。”
之前说话的人赶紧闭嘴。
旁边的杨二奶奶看到正在拍身上灰尘、不哭不闹的顾白,有些心疼的叹了口气,招招手,“白丫头,到二奶奶这来,我给你拿点吃的。”
杨二奶奶强行塞了半块烤馍馍到顾白手中,看顾白身上那件衣裳又忍不住摇摇头,赶紧回房间翻了一件她孙子之前穿的旧衣服要给顾白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