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好听一点是居住,难听一点就是囚禁了。
玄策身性多疑敏感,万古楼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眼皮子底下,包括说了什么话,进了什么人,办了什么宴,今日这个国主去了何处,明日那个国主去了何处。
自从国都合并之后,政南常年待在边境,很少有机会能回城。他带领着三万大军驻守边疆,时不时传来战争胜利的捷报,时不时又传来政南身死的丧报。
一开始玄策还会着急忙慌,连忙派兵去援助政南。
直到五年之后。
南城强大到能驻守一方,城中繁华落尽,百姓安居乐业,随手一挥就是万千黄金。贫富差距明显,朝中大臣各怀心思。
好像他们都在过好日子,除了政南和那些士兵。
出征五年,从未回城。
在城中富贵子弟迷恋烟花柳巷之际,他带领士兵一次次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在玄策坐在高台之上数黄金时,他原先紧俏的脸上布满了鲜血。
最贫穷的人家,饭桌之上尚且有一荤一素。而他们,每日的饭菜却是野草。有时候运气好了,还能去林中抓到野猪野兔,也是大餐一顿。
好像所有人都忘了他们。
他们用身躯造起高墙,挡住试图探进的黑暗,原以为自己也会迎来光明,可回头之际身后竟是患难同胞。
五年受苦无人知,一朝胜战传天下。
那段时间,连政南都开始怀疑自己了。
但让他真正怀疑自己的,是自己死讯传回去之时……
“丧报!丧报!政南将军出征失踪三天三夜,恐遇不测!!!!”
“丧报!丧报!政南将军出征失踪三天三夜,恐遇不测!!!!”
“丧报!丧报!政南将军出征失踪三天三夜,恐遇不测!!!!”
--------------------
祝祖国繁荣昌盛。
第41章 回城
“万岁!这政南将军已经失踪多天了,快些兵增援吧。”
“万岁,边疆快守不住了!!……”
朝中许多大臣纷纷下跪,恳求玄策出兵援助政南。
坐在高台之上的政南,好像在纠结着什么。
“万岁且慢,政南将军只是失踪,并没有找到尸体,如若此刻出兵只怕破坏了政南将军原先的战略计划。就如五年前的第一战一样,看似是兵力不足,实际上是政南将军带领兵攻入敌人内部。”
“臣附议!那政南将军是何许人也?什么大战小战在他的眼中犹如蝼蚁。”
“万人都传政南将军乃天神下凡,如若此刻贸然出兵,只怕会使民心慌乱。””
“什么叫使民心慌乱?难道现在民心就不慌乱了吗?诸位不妨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这身金锣绸缎,这可都是政南将军用命一次一次打出来的!”
“是啊!没有政南将军如何能有我们今日?诸位还是存点感恩之心的好!”
玄策不知道是听见哪一个字眼,脸色顿时沉下来,连同眼神也带着几分狠厉。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等能有今日的,难不成全是他政南的功劳吗?”
“就是!要不是当年万岁看他是个可塑之才,给了他这个机会,他又怎会有此功劳?”
“你们……”
“够了!”玄策觉得吵闹,立刻出声制止。
这时大臣纷纷将目光看向他,等待着他的决定。
“再等等。”
玄策顶着无数热烈的目光,说出了三个最让人心寒的字。
“万岁……”还有大臣要反驳。
玄策立刻不高兴“朕说了,再等等!”
这下,满朝文武大臣都不敢在造次
“父皇!!!!!父皇!!!!!!”
一道女声传来。
诸位大臣转身看去,看见平顺公主眼眶通红,丝毫不知礼数的跑进来。
“参加公主”大臣纷纷行礼。
扑通一声。
平顺跪在地上磕头。
玄策眉头皱了起来。他这个小女儿最是知礼懂事,怎么会如此慌乱。
“平顺,这是前朝,你一女子,来前朝本就不该,还如此没有礼数,你意欲何为啊?”玄策出声问她。
平顺头磕的很用力,转眼间头上就有些青紫了,她语气中还带着细小的哭腔。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出兵边疆。”
又是一个来替政南求情的。
“你……”玄策话到嘴边,竟不知要如何训斥她。
让他最意想不到的是……
紧接着大皇子跟二皇子也纷纷跟进来跪在平顺一侧磕头。
“政南将军劳苦功高,显他有难,我们自当出兵相救啊,父皇。”
“是啊,父皇,政南将军乃是我国重臣,如若当真出了什么意外,那是南城的巨大损失。”
这是玄策膝下的两个皇子——子阳,子烨。
“万岁!请万岁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