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温杳这一世,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打量宋婉。
和记忆中一样,面容温婉可人,是容璟喜欢的那一类。
“侧妃怎的来了?”温杳问。
“来看一看小将军。”宋婉微微一笑,“还得多谢小将军救了妾一命。若不然,妾便要陨在那山头里了。”
温杳摸了摸鼻子,有些心虚。
说到底这件事还是她连累了宋婉,所以谈不上救不救的。
“常言塞北治安混乱,这番妾随殿下来塞北,看到这里治安如此之好,无豪绅欺压百姓,无恶霸横行街头,百姓安居乐业——其笑声远比妾在长安听到的还要多。”
宋婉坐在旁边,侍女奉来一盏茶,她端在手中,看着温杳,眼中是清晰可见的钦佩,
“能有小将军如此,实为大周之福。”
被前世的敌人这般夸赞,温杳有些不自在地垂下眼睛。
但心头还是很骄傲的。
同时也有些后悔。
后悔她把那二十多年蹉跎在了深宫。
不过现在不算晚,她将上辈子不敢上的战场,不敢担的责任,在这一辈子统统上了,统统担了起来。
容璟离开后,宋婉来看温杳的次数明显变多。
用宋婉的话来说,她钦佩温杳的为人,觉得能结识到像温杳一样的小女娘,是她的福气。
其实,温杳知道的——
她一直知道宋婉心怀天下,总想着天下安邦,再无战事。
而且她的谋略与远见,一点也不弱于容璟。
更因两人总能谈些她听不懂的事儿,容璟因此和宋婉惺惺相惜——他们是夫妻,却更像君臣。
容璟登基为帝后,宋婉被册封为皇后,她不仅打理了六宫,甚至还能给容璟提出不少关于政策上的意见。
也是因此,后来的西凉才会降于大周。
温杳是放下了从前与宋婉的恩怨,反倒顾泠每每看到宋婉,总忍不住横眉冷眼的。
直到某一次,宋婉忍不住问:“这位小将军,妾可曾与你结过什么恩怨?”
顾泠哂笑:“都是长辈之间的事情,侧妃自不曾记得了。”
宋婉和温杳俱是一愣。
待到宋婉离开,温杳细细询问,这才晓得宋婉那阿父,也便是西凉丞相,在新帝登基后做了个墙头草。
明面上支持新帝,实际上暗中支持各路造反的人,也是因为他的不作为,西凉才有了如今的暴乱。
而她也才会因此流落大周。
温杳抚了抚顾泠地头:“那你后悔来大周么?可曾想过回去?”
顾泠愣愣,随后仅仅抱住温杳的腰肢,撇着嘴开口:“我不过是抱怨几句丞相,十一阿姊便想着要干我走了。我连你和谢小丞相的那杯喜酒都不曾吃上。”
来到大周,是她最不后悔的一件事情。
她后悔的是自己生在西凉,遇到了这样的帝王和臣子。
她后悔的是离开的时候没有将阿父阿母的尸首好好埋葬,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可还留下尸骨。
温杳抚了抚顾泠毛茸茸的发顶,朝她莞尔:“好阿泠,以后天下安定了,你带阿姊去你的故乡看看如何?”
“当真?阿姊当真愿随我去西凉?”顾泠话音落下,猛地噎住。
不对,按照现在大周这打仗的趋势,南唐和西凉早晚有一日,都将会合并到大周的版图之下——
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顾泠沉默一瞬,缓缓低下了头:“若到时候他们发现我不是大周人,会不会影响到十一阿姊……”
“九州百姓皆为炎黄子孙。你我出自一家,是有血脉相连的人——你就是我的妹妹,有阿姊护着,谁敢说你不是。”
顾泠愣了愣,抬头对上温杳噙笑的眼睛,缓缓红了眼眶,而后重重点头——
“嗯,我就是十一阿姊的妹妹!”
两姐妹又说起体己话,直到旁边传来一道咳嗽声。
二人抬头看去,瞥见谢珩不咸不淡地看了一眼顾泠。
顾泠识趣地咧嘴一笑:“那我先走啦。”
而后迅速遁离。
这丫头。
温杳失笑,遂看向谢珩:“阿珩今儿怎的回来这般早?”
在她休养的这段日子,谢珩代替她去了军营处理事务。
“来看看我家小十一伤好了没有。怕她饿了,怕她着凉了。”谢珩将一只食盒放在床畔,一边往外拿一边轻声开口,
“睿王起兵了。”
第36章 蛮人偷袭
温杳目光一顿。
容珵起兵了?
前世这个时候,容珵不是还在未雨绸缪么,今生这般快便憋不住了?
“可是从涿郡起的兵?他手下多少人马?可曾打下哪方郡县?”温杳忍不住问。
“自然是涿郡起的兵。听说是带了十万自己养的私兵,而后将涿郡那带的关门打开,让二十万蛮人跑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