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婴老祖穿成炮灰真千金后(591)

总之,鱼唇也是海八珍。这鱼头大,唇也就足。

翠玉、王素宁、保宁等都忙的热火朝天。

谭洁、燕红、柯娘子她们也没闲着。

这些都是要处理之后才好吃。但有这么大一条鱼,够吃一年。

野蔓开始拆肉。

亲兵们开始发凉,傍晚了,风吹着是有点凉。刀工可以这么好,如果拆人?

丁鹏就觉得,小娘子从早上忙到傍晚,依旧从容不迫的,身上有点脏、都不影响仙气。

好像这鱼是送对的。

天没全黑,前院的灯全亮,照着一副漂亮的骨架。

脏东西都运出去了,地上也收拾一番,不是特别脏。毕竟还没完工。

厨房里,鱼、虾、蟹等已经做出来。

亲兵在水师,都不缺海鲜,不过,看着李崇明他们摆出来的,就口水了。

大家都知道,大厨和他们那吃法不一样。他们有时候没办法就生吃。

野蔓收拾一下,也坐下来吃,累着了。

蒜蓉粉丝蒸象拔蚌,一边吹着风一边吃,惬意极了。

王素宁坐在主子身边,更兴奋:“以后不是天天吃鱼皮?”

野蔓说:“你别吃。”

王素宁眨眼睛,为什么?

苒若笑道:“主子怕你吃完了皮更厚。”

王素宁喊:“主子的皮最厚啊,刀枪不入的。”

一群人看她,这丫鬟得卖了。

王素宁埋头,默默的吃,都是好吃的,吃到就是她的。

野蔓决定了:“鱼皮你不许吃,偷吃都不行。”

王素宁点头,她自己修炼,照样皮厚。

第443章 ,大虾

一条大鱼,林下府忙了三天没忙完。

前院是收拾干干净净了,外边街上过一点味儿闻不到,过于干净。

正院的后边,那一进院,晾满了鱼骨头。

这鱼骨头是好东西,大约有三千斤重,相当于三十担谷子、要晒多少地方?不把它摊开它晾不干。

干了还得处理。就说一斤十两银子,这就是三万两。

银秋城,为这条大鱼兴奋了不止五天。

提督这做法相当的高调。

大家也知道,提督现在好得很,也就是说,小娘子的靠山稳得很。

甚至可以说,飞海书院的靠山。

那些抢书院的、正热闹,就算不被提督吓到,又有人要下手?

大年初十,知州吓的跑来林下府。

野蔓在丹房炼丹呢。

知州过来瞅一眼。小娘子的丹是真好。

所以,提督给送鱼应该没毛病。

知州在一边看着:“这炼的是什么丹?”

野蔓拿瓶子装一瓶给他:“如果不想吃饭,一天吃两颗就够了,水记得多喝一点。”

知州想起来:“小女说她胖,吃这个可以吗?”

野蔓看他。

知州有点慌。

王素宁说:“胖分很多种,一种是吃了不爱动,肯定长肉;一种是嘴管不住。”

别说了,知州留给自己吃,有时候忙,吃一颗应该挺好。

野蔓收拾了一下,到前边正屋,招待客人。

知州今天没穿官服,随便穿的蓝袍,挺好看。

野蔓看他,这会儿不是应该挺忙?

知州说:“峡州杜家,当世大儒杜俦、字子才、号东峡。”

野蔓说:“这号挺不客气?”

知州说:“他祖籍就在峡口乡。”

野蔓说:“想到海州来转转?峡州没海州好?”

知州说:“可能是吧。就是说,关于飞海书院他有些看法。”

野蔓说:“他自家没书院?”

知州说:“有,峡山书院还挺不错的,能排前十吧?”

野蔓说:“他应该听说九院联盟了,怎么又惦记飞海书院?莫非想一统武林?”

知州想想:“峡山书院是不错,但生源还是比较限制,银子自然是缺的。”

野蔓好奇的是:“没被孟家拉走?”

知州说:“不太清楚。杜公快七十了,寻常在峡州。”

野蔓好奇:“那他在峡州呆着,怎么又惦记海州?我看,多半还是受人所托?”

知州问:“你有什么想法?”

野蔓说:“峡山书院可以并入飞海书院,他继续做他的大儒。”

知州明白了。飞海书院大得很,不信杜俦能那么大。

所以,他要说就听着,说的不好、就不听。

知州感慨:“怕是还有一些要来。”

野蔓说:“把脸留下。”

知州乐了。

王素宁说:“一般的书院哪里用这么多银子,真以为人家都是人傻钱多速来?”

知州看这丫鬟,说的挺顺溜:“咱银子自己都不够用。”

王素宁点头:“咱花自己的银子,用不着他们叽叽歪歪。他们就看着飞海书院越来越好,以后都是仰望的份儿。什么大儒、我们不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