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汐忽然从怔然中清醒,站了起来,坚定地说:“我不去北大!”
说完即是一怔。
出、出息了……
她唐景汐竟然有一天还能挑剔北大了?!
作者有话说:
“北大也还可以。”
第236章
“可是汐汐……”
宋青岚试图说服她,唐景汐就像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她说:“这样,我两个都报!第一个报协和,第二个报北大!这总行了吧?”
如果排名没够上协和,那就去北大,是她的分数不够,她也能接受。
可宋青岚摇了摇头说:“不行的,我们省的报志愿的方法是平行志愿。每一个批次能填四个学校,你知道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吗?”
学校的老师从没说过,这也正常。
一般学校都是等到出了高考成绩,才会将学生都叫到学校,详细地将报志愿的原则都说一遍,再让学生回家和家长商议。
宋青岚拉了拉唐景汐的手:“坐下,别激动,我给你讲。”
“……”
唐景汐不情不愿地坐下了:“好嘛,你讲。”
宋青岚翻开草稿本,提笔先在上面写下三行。
提前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高考的填报大概就是这样,提前批次是最优先的,主要是军校,估计山原的空军飞行学院就在这一档。”
她将“提前批次”划掉,笔尖落在“第一批次”四个字上:“这基本都是重本,你肯定在这一档了。然后,一个批次可以填四个学校。平行志愿的意义就在这里。”
她写下A、B、C、D。
“系统会根据你的成绩同时在四个学校里搜索,然后假如你都够得上,就会优先将你的档案投到第一个,在你的想法中,就是清华。清华在我们这里的历年投档线最低630,最高670,你投档到清华应该没什么问题,我看网上也说今年的题普遍比较难。”
虽然宋青岚说的话明明是唐景汐期望的清华,可是她敏锐地从她的神情和语气中感觉,这似乎不是一件好事。
她有些紧张地小声问:“然后呢?”
“清华的专业很多的,投档线是根据所有专业中最低的录取分数决定的。”
宋青岚轻轻叹气:“可是协和的分很高,如果你没够上协和,就会被退回档案,然后在第一批次没有招满学生的学校里选,这个偶然性就太大了,可能北京甚至其他省的好医学院都招满了,你只能复读或被迫换个专业,放弃当医生。”
房间里的空调一直是舒适的二十七度,可唐景汐忽然像被一阵深冬的寒风吹得脸在疼,心也闷闷地难受,喘不过气来。
宋青岚再次轻轻握住她的手,指腹在她的手背轻轻摩挲。
“北大很好的,真的,没有很远,几公里而已……在北京根本不算什么距离。”
在小城市,三公里就属于不小的距离,可是同样的距离,放在偌大的北京,什么都不是。
唐景汐也知道的,她去过北京的。
“以前爸爸在我小学时说,上了安江一中就好了,上了之后,他又说,上了高中就好了。虽然他不在了,但如果他在,我猜他一定会说,上了大学就好了。可是初中很累,高中更累,大学真的会好么,会轻松么?”
唐景汐眼尾微红,声音在一句句中逐渐哽咽:“几公里……你知道的,其实我很笨的,一个知识点我不像你一次就能记住,我总要反复好多次才能记住。”
说到后来,她已经开始轻轻地啜泣。
“宋青岚,你知道么?每次我撑不下去的时候,都是靠着想和你上一个大学的心在强撑,给自己打气。我做到了小时候的唐景汐做不到的事,可是你还要告诉我,我还是不能和你上一个大学吗?”
-
隔着七八十公里外的村子里,山原在岑晓梅的家乡玩得不亦乐乎。
她的爸爸妈妈从岑晓梅的口中,都知道这个女同学在学校帮了女儿很多,拿出过年的架势在招待。
一大早,岑晓梅在鸡棚旁边喂鸡。
晓梅爸爸就蹲在鸡棚前守着,嘴里嘟囔着:“今天杀哪只好呢?”
“爸!还杀呀?!”
岑晓梅惊呆了。
“前两次都杀的母鸡,炖的汤嘛,今天你妈说要给你同学红烧一个,让北京人也尝尝我们这儿的手艺!嘿嘿。”
晓梅爸爸继续盯着那几只公鸡。
岑晓梅都无奈了:“爸,别杀了,山原什么没吃过嘛,还不如做做我们这儿的特色菜呢。”
她胆子小,不敢看杀鸡。
可是前天有一次她不小心在后院看见了一地的鲜红鸡血,当场给她吓得腿都软了。
以前家里的母鸡都是留着下蛋孵崽崽的,公鸡就拎着活的去镇上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