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和姜久佑对视了一眼,全都闭口不提这件事了,毕竟家丑不外扬,还是别让黎天朗这个新姑爷知道的好。
晚上,一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
饭后黎天朗套上马车带姜久宁出了门,车座上铺着厚厚的羊皮,姜久宁坐在上边又松软又暖和。
中秋节还不算太冷,黎天朗依旧穿着单衣,可姜久宁却披上了裘皮斗篷。
本想把马车赶进城里,但是今晚来阳城凑热闹的人太多,马车都停在城门口,大伙都步行往里走,黎天朗好不容易雇到一顶单人的轿子。
让姜久宁坐在轿子里,他在边上跟着。
就算这一路他赶车,她坐轿,两人都没机会挨在一起,他的心里也是满足的。
这是他和姜久宁第一次单独出来约会,至少他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约会。
他觉得这一次会让他们的感情得到进一步发展。
走了一会儿,前边的人越来越多,轿子走走停停,姜久宁掀开窗帘说道:“我下来跟你走一会儿吧!”
“距离庙会还有段距离呢?”黎天朗说道。
“多远?”姜久宁探头朝前看去,见行人摩肩接踵,便摇摇头说:“轿子肯定过不去了。”
黎天朗只好听她的,扶着她下了轿子付了工钱。
握住姜久宁的手,他便感到一阵心疼,自从成亲到现在,她的手都是凉的,就算用最好的狐裘给她包起来,她的手都没热乎过。
黎天朗帮她整理了一下帽子,只露出她一张巴掌大的小脸,这才放心的说道:“你身子虚,如果累了,咱们就找个店家歇歇,今晚没有关门早的,随时都有地方。”
“嗯,”姜久宁微微一笑,由着他牵着手顺着人流走去。
走了一会儿,黎天朗指着前方说道:“那边有个戏台,昨个我在对面的酒家定了位子,咱们过去歇歇,顺便听一场戏。”
“好,”姜久宁没想到他安排的这么仔细,欣然接受。
两人进了酒家,就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毕竟这时候穿着狐裘的人很少,身边的黎天朗又长得很扎眼,最近时常在阳城县出没,不少人都认得他是新招安的大都统。
有人大老远的就朝他打招呼,“黎大人带夫人来逛庙会啦?”
“黎大人好福气啊!”
黎天朗一一回应,听着他们夸赞的话,心里非常满足。
但姜久宁对此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好像说的都是别人跟她没关系。
两人来到楼上坐定,姜久宁这才发现,这间包房里并不是专为他们二人准备的。
里边还有一个中年男子,穿着一身华丽的常服,长得斯文干净。
“张大人,幸会幸会,”黎天朗急忙打招呼,抱拳道:“这是我夫人,宁儿,这位是阳城县的张大人。”
“您好,”姜久宁福礼道。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黎夫人,幸会,”张大人抱拳道:“这个位置看戏最好,听说有人定了,我就想来碰碰运气,黎大人,能不能迁就一下容我在这凑一凑?”
“这……”黎天朗为难的看向姜久宁。
姜久宁微笑道:“张大人说笑了,人多看戏才热闹。”
黎天朗舒了一口气道:“张大人请上座。”
“黎大人您请!”
两人谦让了一番,三人才落座,正好戏台上也好戏登场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姜久宁有点不爽
黎天朗和张大人相谈甚欢,姜久宁听惯了现代的流行音乐,再听咿咿呀呀的戏腔,很容易犯困,单手托腮打了个哈欠。
黎天朗急忙关切道:“是不是觉着累了?”
“没事,”姜久宁笑着摆摆手,继续盯着对面的戏台,她实在提不起兴趣,只是为了缓解坐在这的尴尬。
黎天朗对张大人使了一个眼色,张大人心领神会。
忽然捂着胸口嘶了一声,一把扶住黎天朗的肩膀说道:“哎呦,老毛病犯了,你快帮我捶捶背。”
黎天朗连忙对着他的后背捶了几下,关心的问道:“张大人经常这样?”
“最近几年才多了这个毛病,”张大人继续捂着胸口说道,“家父就是得了心疼的病过世的,八成这个病也是传下来了。”
“您没找大夫看看?”黎天朗接着问。
张大人答道:“找了,也看了,吃了多少汤药都不见效,我觉着这辈子也就是这样了。”
“这……”黎天朗为难的看了一眼姜久宁,刚好姜久宁正好奇的看过来,他便对努努下巴想让她帮着看看。
姜久宁最近的精神不济,实在不愿意太多使用意识空间,但病患就在眼前,如果放任不管,她的良心上过不去。
便起身说道:“我略懂医术,张大人如果信得过,就让我帮您把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