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皇上三思啊!册封储君一事何其重要……”严宓率先道。
随后连续好几个人都赞成了严相之言。
“请皇上三思……”
“皇上此言,这是要枉顾了祖宗的规矩行事吗?”谢瑜的声音突然响彻整个宫殿。
自古以来,立储先嫡后庶,除非嫡子不堪重用,才会在庶子之中选择最有能力的一个皇子立为储君。
她当年因为身子不好,迟迟不能再诞下子嗣,可不曾想,生下菀韵之后,身子彻底不行了。这才只有萧璟翎这么一个嫡子。
可当初他们一个个不都是未足十岁的孩童,至于今后怎么样,岂能靠眼下决断?
皇帝此行,不过是想护着萧奕辞罢了。便以他为长子,让萧奕辞成了储君。
“朕意已决,尔等若是再多阻拦,便是不将朕的话当一回事,违抗圣命!”皇帝坚决道。
“皇上,自古立储依照先嫡后庶这条规矩行事,除非嫡子不堪重用,才会择能力强的庶子立储。可皇上如今所行,皆是忤逆祖辈,这不仅会让祖宗寒心,这些朝臣也会对皇上寒了心!”谢瑜依旧不死心,劝道。
“皇后,你果真要和这些大臣一般,同朕作对吗?”皇帝厉声问道。
“请皇上三思!”谢瑜坚决道。
“请皇上三思……”众朝臣劝道。
皇帝思考半晌,最后为了不让萧奕辞处境艰难,开口道:“你们若是想让朕收回成命,是不可能的。朕可以答应,若是他日太子不堪重用,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朕绝不姑息,定依法处事。”
“另,其他皇子只要不同太子作对,尽心辅佐,兄弟和睦。若是他日太子为了一己之私,残杀兄弟,朕便废其储君之位,轻则贬为庶人,永世不得归皇城;重则,诛之!”
“诸位可满意朕所言?”皇帝问道。
“皇上,臣妾认为还需再加一条。”谢皇后突然道。“臣妾相信,诸位大臣定然不会有异议。”
“皇后直言便是。”只要不是让他收回成命,都可以。
“这老祖宗的规矩,不能废,诸位朝臣也心如明镜。但也不排除,他日其他皇子懂事了,知晓了先立嫡为储之事,可皇上却破例立了庶子为储。其他皇子这心里,肯定还是会不平衡,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了,是不是也情有可原?”谢皇后暗含道。
“是啊,皇上,这若是他日哪位皇子不满,直接忤逆皇命,想要联合他人,做出一些出格之事。这该怎么办才好?”严宓满是担忧。
诸位朝臣面露担忧。“是啊!皇上,这可得多想想了……”
皇帝自然知晓,他下了这条命令,他日定会有皇子不满,要在宫里起事,针对他和辞儿。这一切矛头,都是他自己弄出来,所以必须得承担一切后果。
“朕答应诸位,他日若是其他皇子做出出格之事,行为轻者,可免其死罪,禁府反思,时日依照情况而定。若是行为重者,没有丝毫后悔之心,那便只好依照规矩行事,贬为庶人,流放边疆,无诏永世不得回皇城!”
反正不管轻重,皇帝不能要了其他皇子的性命,这便是底线。
“诸位可还有异议?”皇帝下次问道。
见皇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朝臣也自然不敢有异议了。
“臣等谨遵圣旨!”众臣齐声道。
“皇后?”皇帝将目光放了过去。
“臣妾谨遵圣旨!”
萧奕辞被册封太子一事,这才告一段落。
第二百六十五章:可是他让你准备的
“朕曾经应下的事,自然不敢忘记。”皇帝冷声道。
“此事光是皇上记得,还不一定有用。臣妾听闻,太子与翎儿如今可谓是剑张拔弩,关系也是水深火热,太子可会饶恕翎儿还是一回事。”
“此事朕自有定夺,你且回去等消息便是。”皇帝声音冷了几分。
“既然皇上都这样说了,臣妾便不打扰皇上休息了。臣妾告退!”话尽,便转身离开了。
谢皇后前脚刚离开,萧奕辞便从外面走了进去。
“儿臣参见父皇!”
“辞儿来了,宫里的事都处理得怎么样了?”
“回父皇,宫里的事,儿臣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只是这熠王举兵造反之事,儿臣不敢妄下断言。”萧奕辞犹豫几分,开口道。
“罢了,此事让朕来处理便是。”皇帝摆手道。
既然是他捅出的篓子,又何必牵扯到萧奕辞身上……
“父皇身体可还有不适?可要儿臣再让何太医前来替父皇把脉?”
“无事,这毒,还奈何不了朕。朕听说,是宫外的神医医治好了朕,可是真的?”皇帝突然问道。
“回父皇,是儿臣让畦溪谷谷主的徒弟君神医进宫替父皇医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