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直接朝前面走去。
可沿路上,就一直听见那些人在嘀咕这件事。
医馆之内。小豆芽怒气冲冲地走了进去。
“诶?小豆芽,你这是怎么了?”竹沥抬眼问道。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今天出门吃火药了。
小豆芽没有理会,直接冲进了内室。
只见聂卿萦将药方递给了病人,嘱咐道:“回去每日三服,三日便可痊愈。”
“公主,出事了!”小豆芽直接道。
“好好的,能出什么事?”
“是公主您的事,我确实听不下去了,所以必须告诉公主。”
“到底什么事?”她神色复杂地看着小豆芽。
小豆芽俯下身,附在她耳旁道:“我刚才在街上听说……”
她听后,神色紧了几分。“此事已经传到什么程度了?”
“我去问了,宫内外,再至平民百姓,无人不知。”
“公主,他们这是胡言乱语,一定是有人看不惯公主,才会散播谣言,针对公主。”小豆芽不满道。
她顿了顿神,吩咐道:“备马车,回府。”
府门外,她下了马车,直接朝里面奔去。
沿路随便拦住一个人问道:“我问你,太子人在何处?”
“奴婢见过太子妃,太子今晨去了军营。”
“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聂卿萦仿佛失了神,慢步朝绛雪阁内走去。
这几日,他都在军营吗?若是如此便也罢,倘若不是,他真的可以做到置之不理吗?
她如今这样,到底是谁害的?
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第二百一十七章:理所应当,内心作祟
是夜,聂卿萦站在窗前,也不知道在瞧什么。
竹沥上前提醒道:“公主,已经亥时了,早些歇息吧。”
“他……还未回来吗?”她冷声问道。
“这……眼下时候也不早了,殿下多半是歇在了军营。”
她倒是想睡,可是躺在床上半晌,也迟迟无法入睡。因为……她只想要萧奕辞的一个态度。
紧接着,又过去了一个时辰。
府门之外,响起了马蹄声。
走进府内,只见一个落寞的身影,站在不远处。
“属下见过太子妃。”齐珉似乎有些意外,今日她会守在这里等主子回来。
“天色已晚,你怎么会在这里?”他冷声问道。
“我有事想和你说。”她淡声道。
“今日太晚了,改日。”话尽,便直接掠过她,朝延晖阁走去。
齐珉见主子已走,只好劝道:“太子妃,您还是请回吧。”
“你告诉我,他为什么从回来,到现在,看我的眼神冷漠了不少?”那日她给他上药,他却躲得远远的,似乎在嫌弃她……
“不瞒太子妃,殿下此次遭遇这样的事,头部受到重创,太医说,殿下恐怕是不记得之前的事了。”
“什么叫做不记得之前的事了?”她听得云里雾里。
“自殿下回府,太子妃也看见了殿下对您,不及以前。属下也已经将之前的事,一点一点地告诉给了殿下,只是用处不大。”
“……”也就是说,现在的萧奕辞,不过是一张白纸,而他对自己陌生,也是因为不记得过去了。
而她对现在的他来说,不过是名义上的夫妻。所以她到底在奢求什么,竟还想知道他的态度。
“太子妃,殿下只是暂时忘记了过去,您切勿过度在意。”齐珉无奈道。
“我知道了……”随后,便朝自己院里走去。
次日,晨。
谣言四起,已经传遍了整个宫廷。
上朝之时,那些个大臣就像是催命符一样,来烦他。
现在的皇帝,焦头烂额,想着该怎么解决这件事。
一群道貌岸然的人,不就是些流言吗?还想趁机将自己的女儿给塞进来。
皇帝扔下折子,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
“皇上,您这是头疾又犯了?”身旁的福公公屈身问道。
“老毛病了。”
这时,一个小太监闯了进来。
“奴才参见皇上!”
“什么事?”皇帝不耐烦地问道。还嫌他不够烦吗?
“皇后娘娘求见。”
“不见,没看到朕烦着吗?”
“可是皇上,皇后娘娘让奴才带了一句话过来,说皇上现在正头疼的事,皇后娘娘有法子解决。”
“是吗?让她进来。”他倒是要看看,她能说出什么好法子?
“臣妾参见皇上。”
“你说有好法子,不妨说来听听。”
“臣妾知道皇上如今在为流言之事头疼。所以特有一计希望能为皇上分忧。”
“那流言之说,无非是因为太子妃迟迟没有怀上子嗣而起的。依臣妾之见,不如让太子纳侧妃,这样也可以平悠悠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