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小渔娘(402)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我就不客气了。”

沈正海说着,往一旁让一让,留了身侧的位置给周飏,“周小将军今日算是有口福了,今日做菜的可是吉祥楼以前当家的厨子。”

“哦,那我这次可是占了宋兄的光。”

周飏说着,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一帘之隔的另一张桌。

这边隐约能听见那边女眷的说话说,陆飖歌的声音清脆悦耳,不同与一般大家闺秀的绵软,听上去很是特别。

虽然听清楚她说什么,但是偶尔声音飘过,周飏的耳朵都能很快捕捉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族长和几位族老恰好聊到族里想要开办族学,就是这族学到底要办多大还在犹豫。

族长的意思,陆氏族学应该办大一些,单独建立院子,而不是随便挑一处旧屋借用。

有了专门为族学而建的房屋,才能聘请优秀的先生,有了博学多才的先生,才能教出更好的学生。陆氏家族才会更加强大,说不定有一日还能压了南阳青山书院的名头。

族老许是年龄大,想法就更加朴实。

陆家不是没有族学,只是陆远山死后,没人负担族学的开支,当初租赁的房屋被人收回。如今族学借用的是一处石头老屋,晴天漏风雨天漏雨,能在族学里跟着练字读书的孩子不过七八个,和当年多则四五十人,少则三十多人还是不能比的。

这些留下来的孩童,几乎年龄都不大。

原本的学生,很多都因为没人出束脩,而离开了族学,回去放牛放羊割草种地去了。

那些家境尚可,又觉得读书有出路的人家,陆远山出事后他们家的孩子大部分都去了东阳郡的私塾。

虽然束脩要比族学多,可先生也要比现在的族学好。

族学里好的先生,在陆家出事后都走了,现在族学里的先生不过是陆氏族人,一个只过了童生试身体瘦弱,不能做重活的。

这次陆飖歌回来,看着摇摇欲坠的族学老屋,和那些摇头晃脑跟着先生闭眼背诵的孩子,心里只觉得酸涩。

陆氏一直是祖父开办的,后来交给了父亲,多少陆氏子弟在族学里启蒙识字明事理学知识。

她和大哥二哥都是在陆氏族学里启蒙描红,跟着族里的孩子一起玩耍嬉闹。

现在大哥已经陪伴在爹娘身边,她和二哥也去了京城。

陆氏族学却因为爹娘的相继过世,再也不是当初的模样。

第302章 族学

陆飖歌想起她经历过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国家培养出各种人才的各大院校。

她自知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让一个大部分人都生活在饥荒年代的朝廷去推行读书育人。

只能说尽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她还是可以的。

陆氏建族学,也是当初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努力,不管是她还是二哥,都不会让祖辈的努力断送在他们手里。

陆飖歌主动和族长提出,如果陆氏族学重新开办的话,她愿意拿一笔钱出来。

当然,她也不会像以前父亲祖父他们那几代人做的一样,族里孩子只管入学,其它费用都由陆家掏,包括每一个孩子的束脩。

陆飖歌不会傻的去做冤大头,便宜让人占尽,一旦没便宜可占,这族学自然就没落下来。

升米恩,斗米仇。

陆家这几十年从族学出来的孩子不知多少,他们一部分去了城里有了自己的活计,一部分留在村里,种田养蚕生儿育女,还有一部分因为识字多些做了小生意,家境也算不错。

可这几年不管是族里还是这些从族学出去的孩子,没有几个因为感恩,而想办法把陆氏族学继续办下去的。

陆氏族学到现在一直在苦苦支撑,只不过是族长和几位族老的功劳。

说好听点,是为了家族。说难听点,是大家都丢不起这个脸。

听族长说要建族学,沈正海坐直了身子:“陆家要重办族学这事我听小妹说过,陆家也算是百年大族,这族学不但要办,还要办好,让更多的人以能进陆家族学为荣。”

闻言陆远平大喜:“多谢沈大人赞誉,只是一个族学,哪里能有沈大人说的那么好。”

陆远平之所以在酒席上提到族学,就是想听一听沈正海和周飏的意见。

这两位大人见多识广,说出来的建议必定要比他们这些乡下人有用的多。

沈正海给陆远平戴高帽子:“如果要用心办,办好办大办强,我相信陆族长还是可以的。”

“对,大哥说的没错,只要用心办,就没有办不好的族学。”

陆飖歌起身,掀开临时遮挡的帘子走了过来。

“族长,几位叔伯爷爷,既然族里要重新办族学,作为陆家儿女自然义不容辞该有所帮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