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两块,武安侯的两位姑娘拿了过去。
看着大家都在吃点心,特别是淮平郡主还有公孙婉莹,她们吃点心的时候也用帕子托着,只是因为有一块点心是掰开分的,饼屑还是落了些在桌子上。
刘婉茹目光直勾勾地落在桌面上,看着浮动的点心屑。没等她目光收回,候在一旁伺候的侍女拿着湿帕子忙将掉落的饼屑擦净,又换了干帕子擦干。
等到大家都吃完点心,一旁的侍女们忙又端了温水给大家洗手换帕子。
刘婉茹没有吃点心,自然也不用再净手。
她扭着手里的帕子,看着被侍女伺候着擦手的陆飖歌,心里又妒又恨。
这可是吉祥楼大师傅做的点心,听说四块就要二两银子。在她们乡下,二两银子都能买一头大肥猪了。
淮平郡主不过和她一样,是乡下来的丫头。
不过,她的姑母是皇后,自己的姑母只是太后的侄媳,两个人的身份就天差地别。
还有一旁和淮平郡主说说笑笑的公孙婉莹,她们这些前朝的大家小姐不是自视甚高,看不起朝廷新贵,不屑和她们多交往的吗?
可为什么这公孙婉莹,见到淮平郡主和沈姑娘就笑得像一朵花一般。
刘婉婷心想,这些大家闺秀也不过偶偶。
如果要是她把点心屑弄到桌子上,估计她们不当面说,背地里肯定要嘲笑她乡下来的。
可换了淮平郡主和公孙姑娘,竟然都装着看不见。
一个还是相府的姑娘,还说什么百年大族,难道这点规矩都不教的吗?
另一个不过是个孤儿,养在乡下十几年,现在成了郡主,就高高在上,众人不得不捧着。
想到自己,姑母嫁进朱家,又因为朱家的姑奶奶成了宫里的太后娘娘,一家人跟着飞黄腾达。
姑母到了京中后,好不容易费尽心思把她和哥哥接进京来,就是想能借着朱家的势力,趁着太后娘娘还在,能给她们找一门好亲事,也好改改刘家的门楣。
刘婉茹原本也以为以太后娘娘的身份,随便给他们指一个人家,也比在乡下随便配个穷小子强。
可她和哥哥到京城都大半年了,连太后娘娘的面都没见到,更别说让太后给她赐一门婚事。
来的时候,姑母就说了,让她多走动走动。
姑母是存了心思的,想把她送去秦王府,哪怕做个侍妾,也好过去乡下嫁人。
可她不想去秦王府,秦王体弱多病,嫁给秦王无异于守活寡。
要是秦王再不能人道,到时候,她连孩子都没有,一旦秦王死了,她一个侍妾能落得什么好。
还不如在京中这些朝廷新贵中挑一户人家,比如镇国公府。
哪怕给唐世子做小妾,也好过嫁进秦王府。
可姑母不会让她进镇国公府府的,姑母还想着把表妹嫁给唐世子呢。
想到姑母口口声声说是为她好,为她好为什么表妹就能嫁唐世子,她只能给病歪歪的秦王做侍妾?
看样子,姑母是靠不住了,只能自己自救。
刘婉茹目光直勾勾盯着对面的陆飖歌,心里慢慢升起一个主意。
如果,她大哥能娶了淮平郡主,到时候让大哥吹吹枕头风,她是不是也能许得一门好亲事。
皇后如此宠着淮平郡主,淮平郡主一进京城就求了皇上给她封了郡主,连自己娘家侄女都没管。
可见,这淮平郡主在皇后的心里分量是不一样的。
刘婉茹手中的帕子越攥越紧,一颗心因为自己心中涌动的想法跳得噗通噗通。
一桌子的姑娘们并没有注意到刘婉茹的神态,大家说话之间凉菜点心果盘已经撤下,热菜汤羹上了桌。
一旁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席间觥筹交错,大家言语欢畅,看上去其乐融融,分外融洽。
第271章 备宴
宴罢。
陆飖歌独自坐了马车往怡园去。
她连自己的宅子都没回,就怕被宫里送来的嬷嬷给盯上。
沈正卿之所以没和陆飖歌坐一辆车,是因为她还要回去收拾衣物,也不知道今晚能不能赶去怡园。
路上陆飖歌思量着今日所见,不由感慨一句。
原来小说中都是骗人的,但凡赴宴必定会有风波,什么推人下水,说话夹枪带棒等等。
可她今日来看,像公孙婉莹这样的大家闺秀确实是有大家闺秀的派头,无论说话做事,活泼的活泼,娴静的娴静,却没有一个如小说中说的一般勾心斗角。
大家就算有点不对付,也是落落大方,并不藏着掖着。
我不喜欢你就尽量避开,不在一起说话不在一起吃饭就行。
实在避不开了,也能各自忍让,最多言语上争个先后。
至于朝廷新贵这些人家的小姐们,到底是底气不足,说话做事更加谨慎,底气也略微有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