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小渔娘(192)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陆小四不许去,是邱氏舍不得她下地。

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陆小青看好小四,就连下地的陆小鲤和陆小鱼都被叮嘱了一遍。

陆飖歌想反抗,她觉得自己不能收割,下地拾个稻穗什么的还是行的。

可邱氏和陆全都不同意,弄的陆小四也没法,只能尽心尽力地陪着陆小五在院子里打转。

陆飖歌是很想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某一样农具来,减轻爹娘的劳作。

比如能收割的,或者能脱粒的。

可她不过是个凡人,没办法超越现实,做出那些庞大的吓人的机器。

想着用手工代替,可惜,她绞尽脑汁,也没想出,她能做个什么农具来替代人工。

大概,做梦还要来的比较合理些!

秋收是最忙的季节,收割稻子,上场晾晒,脱粒晾晒,打包进仓,样样离不开人。

每一粒粮食,付出的都是辛劳和汗水。

陆家的地多,好在都在一起,连成一大片。

家里又买了骡子,打了车架,丁家又派了四个小子带着牛车来帮忙,一日下来,原本空旷的打谷场上已经堆满了稻谷。

青壮们都在地里收割,妇人有的拿着镰刀收割,有的将捆好的稻把送到牛车骡车上,还有体力稍微弱些的在打谷场上,仔细晾晒着刚收割下来的稻把。

等稻把被太阳晒得松脆,就可以拉着老牛,拖着石磙子一圈一圈地碾压,等到稻穗上的稻粒都掉落下来,再用木叉将失去稻粒的稻草挑开,堆到一旁。

稻草上没有了稻粒,是可以随处晾晒的,田埂上,荒草上,路边土坡旁。

等稻粒进仓,这些稻草也被堆成了草垛,烧火喂牛都用到它。

第143章 秋收

丁大娘领着四个儿子,在陆家足足忙了三天。

陆家的几十亩田地,总算收上来大半。

八月十四晚,丁大娘才牵着牛车,领着四个儿子一个儿媳妇回家过节。

明日是中秋,也是陆飖歌到陆家的第一个中秋。不过,这个中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她不过是蹲在灶房啃了一块糖饼,中午吃饭的时候,邱氏往她碗里多夹了一块肉。

秋收实在是太忙,顾不上什么节不节的。早上做了芝麻糖饼,熬了白米粥,中午加了个肉菜,煮得杂粮饭,也算大家一起过了个节。

这个节在陆飖歌看来太简单,对于小新庄的七户人家来说已经是个不错的节日。

能有芝麻糖饼吃,能有肉吃,能吃饱饭,这是往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丁大娘大晚上的回了家,和老头子丁大壮商量,这亲家的牛车得还回去,丁老四也得去老丈人家帮忙。

借了人家的牛和牛车,也不能白使唤。

明个就是八月十五,家里两个肉案就他们老两口的管着,小五还去码头卖卤味。

三个已经成家的儿子,今年各自领着自个的媳妇,每家带一块肉,一包糖,几斤白面,去老丈人家过个节,顺便帮两天的忙。至于还没有结婚的丁老四,就让他结结实实在未来老丈人家忙到秋收结束再回来。

丁大壮听着媳妇絮絮叨叨地说话,他的眼睛已经半眯半合,只在关键的时候挣扎着嗯一声,表示自己在听,没有睡着。

丁大娘也有好几日没有和老头子唠叨了,今晚的话特别多。

说到丁武,她有想起丁武的亲事。

丁大娘忍不住翻了个身,用手捅了捅已经眯起眼的丁大壮:“老头子,我是看出来了,小武这孩子估计和陆家小青那孩子没缘分。”

“嗯。”

丁老头嗯了一声,翻了一个身。

“这几日我在丁家是看了,小青灶上是一把好手,女红也做的不错,就是那性子太好了些。你要说性子好不好吗,可我觉得,这性子太好也不是好事。还不如她妹妹小鲤,别看这小丫头瘦巴巴的,做事也利索说话也爽脆,比她姐要泼辣些。”

“我呢,也不是想找个泼辣的媳妇回来给我脸色看。就是小武吧,我瞅着性子有些像你,老好人一个。这要是娶了小青这样的好性子人在一起过日子,这两口子都是个烂好好,碰见你家那些亲戚,还不被人给生吞活剥了。”

“还是小鲤好,这孩子不吃亏,我可仔细瞅了。虽然小鲤性子泼辣些,可她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陆家两口子都是本分人,都说栽花靠墙,养闺女像娘。我看啊,小鲤这孩子总是错不到哪里去。”

越想丁大娘越觉得小鲤这孩子,很让她满意。

她还想和老头子再说两句,就听见耳边鼾声一声比一声高。

气得她咬牙,恨不得将老头子一脚踹床底下去。

算了!

丁大娘很光棍地想,反正小武还小,娶媳妇也得再过两三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