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眼眸微微低垂:“夫人的田庄铺子都被侯爷给收了,地契房契都在主子手里,夫人的嫁妆也被老夫人给锁了,钥匙也在主子手里。三爷……三爷大概找不到什么借口来骂您吧。”
“怎么找不到?”
周飏身子往后一倒,斜靠在椅背上,手中捏着茶盏轻轻晃悠,“一个人不喜欢一个人还要找借口吗?”
就像他看周老三一样,没有一处能喜欢,没有一处能顺眼。
这样的父子,大概前世有着血海深仇,今世却做了父子!
四海原本就寡言,此刻越发不知道如何接话。
好在周飏也没要他接话,自顾低头,浅啄了口茶水,吩咐道:“这雨山茶还不错,等会你叫五湖备些回去送人。”
四海应声。
短暂的沉默,五湖收拾到一半的行礼又跑了过来:“主子,这次回京城还回来吗?”
要是回来,他就简单收拾收拾,拿些衣物即可,要是不回来,那要收拾的东西可多了。
“就收拾些常用的,其它一律不带。”
周飏没说回,也没说不回。
五湖却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又脚步匆匆地跑了出去。
等五湖的脚步声远去,周飏突然出声:“回去,把摘星楼建起来吧。”
四海心中一惊,以为自己听岔了:“主子,您说重建摘星楼?”
“嗯。”周飏淡淡地应声,语气中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就在原址上重建。”
重建摘星楼!
这件事谁都能做,唯有周飏不会。
第131章 佳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周飏的眼前,仿佛又回到了五年前。
他跟着娘去摘星楼宴客。
林大小姐在边关长大,京城中的闺中密友并不多。
能让林大小姐,周家三夫人在摘星楼顶楼宴客的,除了林家的将士,只有京中的两三位夫人,都是家中夫君或者公爹,在朝中能说得上话的人。
而他娘死后,除了林家人到京城接他回边关,那些曾经和林大小姐交往密切的夫人一个都没见过。
“我记得周老三当初建摘星楼是请的工部的人,这次我们也请工部的人,等建好了,我要……”周飏停顿了一下没有说下去,又似想到了什么,“不过摘星楼这名字不大吉利,改了吧,那就叫邀月楼吧。群星浩瀚,哪如一轮明月皎洁呢!”
四海自认自己在心性上要比五湖强上许多,此刻也不由觉得头皮发麻,半晌,他才应了声:“是。”
京城摘星楼是京城洪武路最高的楼,飞檐拱瓦,是周宗义亲自着笔画稿所建,送于其妻林家大小姐的新婚礼物。
这是林家大小姐和周宗义夫妻恩爱的象征,京城多少年轻男女情窦初开的时候,都会来摘星楼走一走,要是碰上巧宗,摘星楼开门迎客,还能进去看一看走一走。
那自是再好不过的。
都说,去了摘星楼必定会得如意姻缘,从此夫妻恩爱,共赴白头。
谁料到,五年前林家大小姐会一把火将自己和摘星楼一起烧毁,也烧灭了世人对美好婚约的向往。
四海还记得五年前,他第一次见到主子的情景。
半大的少年,完全不负往日的骄傲,整个人蜷缩在被子里,气若游丝,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那时候摘星楼已经被烧,大小姐死讯传到边关,将军大怒,却碍于身份不能回京,只能派了朱先生领着他和五湖几个回来。
是朱先生,用一根银针,整整不眠不休地窝在主子屋里三日,才将主子的命给救了回来。
又拿大将军手谕,不顾和周三爷翻脸,强带着主子去了边关。
周三爷怎么能容忍自己唯一的嫡子被带去边关舅家抚养。
就算现在他再不喜这个儿子,周飏也是他唯一的嫡子,是他从小看护着养大的。
因为这件事,朱先生差点没将侯府给点了。
最后,还是侯爷周宗仁去请了老夫人开了口,让周飏跟着朱先生去边关。
周宗仁可以和大将军翻脸,拦着不许周飏去边关。也可以骂朱先生狗奴才,却不能不听老夫人的。
从京城到边关,不过短短二十多天的行程,他们一路就遇见五次伏击。
要么是山贼,要么是水匪,要么是商队里冲出来的歹人。
幸亏大将军早有准备,一路都有派人手接应,就算这样,他们几人一路到了边关,也算是九死一生。
朱先生带了三十多个边关兄弟去京城接主子,等回到边关,只剩下不足十人。
谁想主子死,大约只有安阳那个毒妇。
只有主子死了,她生的儿子就是周老三唯一的子息。就算周宗仁再发狠不让安阳生的子女进周氏族谱,主子一死,就怕第一个站出来要认安阳生的子女的就是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