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四听着丁二嫂闲话家里的几个叔伯的是是非非,看着丁大娘帮倒忙,嘴巴笑得都快裂到了耳朵边。
这丁家一大家子,实在是个个精彩。
丁大伯因为娶了镇上的媳妇,又搬到镇上摆了肉案,在镇上日子越过越好。分家的时候公婆都在,丁大伯的田地就留给了几个兄弟收种,说好每年给些口粮。丁大伯家的几个儿子大了后,秋收丁家几个儿子都是要去乡下给几个叔叔家帮忙的,也就是前几年丁大娘的公婆都先后去了,丁家几个儿子又先后上了船,才慢慢不去的。
就因为这样,原本给兄弟们种的田地他们还种着,说好的口粮却送的一年比一年少。
这两年因为年景不好,更是一粒粮都不送。粮食不送不说,家里孩子说亲,播种的时候没种子,上镇上捉个猪仔,抓几只小鸡仔,都要来借银子。更不要说隔三差五还要来镇子上打个秋风,割点肉要点猪大油回去。
丁大伯兄弟八个,兄弟们再生儿女,侄子侄女再成家生子。
一家一个月轮着来,一个月也总要有那几次。
丁家有五个儿子,虽然镇上有肉案,还有三个儿子跟着跑船,日子是要比寻常人家略好些。
可丁大娘也有自己的考虑,老四说了媳妇还没成亲,小五过两年也该说媳妇了。
家里的屋子虽然看着多,可等小四小五成亲生子,就不大够住。
她还想着,大儿子有个肉案,得给其他几个儿子也想个好营生。
现在三个儿子趁年轻跟着商船风里来雨里去,吃点苦也没事,等几年年龄大了,日日在水上漂着可不是事。
孙子们还要去私塾,就算不能光宗耀祖,识几个字会算账,以后家里的买卖也能接手做起来。
人都是有私心的,丁大伯丁大娘日子再好,也要扒拉着给自己的儿孙,总不能全贴给乡下的兄弟。
因为他们不送粮,还要来借银钱,丁大娘心里总不大舒服。
如果不是丁大伯拦着,说着这两年是荒年,兄弟几个日子都不好过,丁大娘才没回去要地。
不然,她非回去将地要回来不可。
哪有种人家地不给粮,还要倒贴的。
当初分家的时候,他家可是分了三亩多地,就这三亩多地,卖卖也得三四十两银子。
白白给兄弟几个种就算了,这还不满意,整日来打秋风。
性子再好,丁大娘也不能忍。
今日,三个弟媳妇赶巧赶到了一起打了起来,丁大娘不说劝和拉架,她是恨不得卷袖子带着自己三个儿媳妇上手将这三个弟媳妇打一顿才好。
谁家也不喜欢占便宜没够的亲戚,就算亲兄弟也不行。
第120章 吃亏
这一架,最终在邻居们的劝解中散了场。
陆小四和丁二嫂一盘的瓜子花生才吃了半盘,两人看热闹都看的有些意犹未尽。
丁大娘拉着丁三婶,听她哭诉两个弟媳妇欺负她的事情。掀起的衣袖青一块紫一块,她不知道的是,其中有几块都是拉着她安慰的大嫂抽空偷掐的。
一旁,丁大嫂扶着丁五婶,还要兼顾着丁六婶。只能无奈地扭头冲着堂屋站着磕瓜子的弟媳妇使眼色,让她快些去帮忙。
丁二嫂拍拍身上的瓜子皮,长叹一声,有些可惜自己不能陪在陆小四再闲聊下去,她得帮着婆婆大嫂收拾战场。
丁二嫂将落单的丁六婶扶到了矮凳上:“六婶,你今天怎么和五婶三婶碰到一起的?”
别看丁六婶个子小,打架凶猛,说起话来却有些不大过脑子。
听侄媳妇问起,她就将今日一早,自己去村东割猪草,看见三哥三嫂带着大孙子出门,就猜到了他们是要来镇上大哥家。
六婶和五婶关系比其它妯娌要好些,六婶回去和五婶一说,两人一合计,就匆匆忙忙来了镇上。
本来,三哥三嫂来镇子上和她们其实也没多大关系。
可关键是,上个集,三哥三嫂刚从镇上拎了块肉回去,她们家可连个肉味都没闻到。
现在,眼看三哥三嫂又来镇上上,还不知道大哥大嫂给他们什么拿回去,这妯娌俩自然不能让。
就算打秋风也要大家伙轮着来才公平,没道理你家来过了,还要来。
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俩家吃亏嘛。
丁六婶说的口沫横飞,丁大娘气得好悬没背过一口气过去。
这叫什么事情,他家成了韭菜,谁想来割一刀就来割一刀,还得你家一三五,我家二四六地轮着。
就没人问问,韭菜可愿意不。
丁六婶说完,那边丁三婶也停止了啜泣,气势汹汹地指着自己的六弟媳骂:“什么叫我们上个集来大哥家拿了块肉,你们连肉味都没闻到。你家上上个集,老五家上上上个集不都在大哥家拿了肉,我家闻到肉味啦?我端详着你家拿的那块肉得有一斤多,老五家拿的那块也差不多,我家的可是一斤还不到一点呢,我不是也没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