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小渔娘(101)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负责这件事的,只有李四喜和张三哥两家。

李四喜家人口简单,夫妻俩都是壮年,加上已经快成人的儿子李坛坛,和已经能够自己在河里开船的小儿子李罐罐。

家里整整三个半壮劳力。

而张三哥家人口比李四喜家还多一口,除了张三丰夫妻俩,还有三个差不多一般高的儿子。

他们算是陆家这片码头人口最简单,劳动力最稳定的两家。

这两家主要负责去各处采买竹子,砍伐运送。

李婶开始还不愿意,她觉得与其出去采买竹子,不如让李四喜正正经经在家学着编鳝笼。

哪怕卖不出去,也可以自己下长鱼卖钱。

可李四喜却知道,这是陆全照顾他。他和陆全打小一起长大,陆全自小就手巧,不管什么东西拿到他手上都能给编出花样来。

别人编苇席就是编苇席,陆全不,他会在苇席里编出各种图案出来。虽然,那图案也不过是一些方方块块。

可一般人,有那巧手却没有那脑子,不是错了那里就是忘记这里。

李四喜是个手拙的,学编苇席,正常人学个两三日就能上手,陆全只要半日基本就可以自己完成。而他,学了个七八天,编出来的苇席还不如陆全练手的第一张。

陆全让李四喜去收竹子,那不是照顾他那是什么?

“到底是从小到大的情分。”

提起陆全,李四喜就是这句话。

等真正开始一船一船往回送竹子,李四喜才真切感觉到了陆全对他家的照顾。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天运两船竹子回来,他能挣一百二十文钱左右。

这要是以前打鱼,最好的时候不过能挣个五六十文,差的时候空网也是常事。

最让他高兴的是,这个价钱,上下还是有浮动的。比如他估竹林的时候,价格压低,他就能多赚。

还有,这是运费还没有算劳力。

如果,他不雇佣当地人砍竹子,由自己砍,虽然辛苦,但是也能多挣大几十个钱。

不过,后来这个念头被他抛弃了。

辛苦不说,他们这些穷打鱼的就没人怕辛苦,主要耽搁时间。

有那砍竹子的功夫,不如爷俩出去跑跑,说不定还能多买一两个竹林,多往回送两趟竹子。

去运送竹子的路上,他还能顺路下几个鳝笼,早上去运竹子的时候收一收,挣得也不少。

话说回来。

陆家鳝笼的生意,是和来福顺的李掌柜合作做起来的。

就在两个月前,陆家编了鳝笼抓了两桶长鱼卖给来福顺。

这长鱼可比那洪湖里的野鱼挣钱多了,那几日可把大家伙给馋坏了。

没想到,陆全兄弟是个实心的人,自己会的手艺还教了大家伙,还找了来福顺的李掌柜。

等李掌柜去了陆家在的野码头,和陆全喝了一壶野蒌蒿茶,又看了他们编好的鳝笼,李掌柜当场拍板,这个鳝笼生意能做,他可以出钱,陆全出手艺,先由陆家这边野码头上的人开始编制。

就像陆全说的那样,说不定有一天,这鳝笼就成蒋家坝的特产,可以卖到各地去。

这件事,别说李四喜想不明白,野码头就没人能想得明白。

李掌柜,那可是来福顺的大掌柜,竟然屈尊来了野码头,还说这生意可做。

难道,这就是生意人的脑子和他们打鱼人的不同之处?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大家越发的欢欣鼓舞。

已经有好几户和陆全商议,要不然大家一起将东滩那边的荒地买下来,现在大家手里都略有余钱,买下荒地就可以建房造屋。

等到了冬日来临,他们这些船上漂泊的人,也算有了个安家的地方。

陆全自然是愿意的,他家早就想买地建房,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如果能在蒋家坝安家,也算给小四他们几个孩子一个安稳的日子了。

思来想去,陆全还是托了李掌柜去询问,不知道这片无主的荒地买来能作价几何。

这边大家还在等着李掌柜的消息,那边比李四喜迟一步回来的张三哥却带来了个不好的消息。

“什么?你说南阳的沈家也被官府给围了?”

这一声,惊动了岸上船上数人。

这是要出大事啊!

三月份,一把大火烧了陆家庄,引得无数人扼腕叹息。

南阳的沈家,是南阳县的大户。论财力,沈家只比陆家庄略输一筹。可论地位,那沈家在这方圆几十里却没有任何一个家族能压的下去的。

而这沈家主和陆远山的前岳丈沈秀才,还是同一个爷爷的堂兄弟。

关系非常近。

大家都以为陆家的事情已经过去,怎么过了这么久,沈家也出事了呢?

第75章 打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