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她买了清晨的火车票,又骗父亲自己下午才到家的目的。
四周零散分布着几个坟包,还有几根歪掉的蜡烛,似乎前些天才有人来祭拜过。唯有冬篱面前的那座小坟,孤零零什么都没有。
简陋的坟包上立着块墓碑:
“妻柳枝之墓
夫冬援国
女冬篱”
冬篱跪坐在墓碑前,眼神黯淡。
母亲柳枝是在七月份离世的,当时冬篱已经拿到明华中学的录取书。冬篱后来想,母亲是不是身体早已不行了,却硬是撑到她中考结束?
她还记得,母亲走时嘴角是含笑的。
冬篱暑假时经常来母亲坟前,但现在她在外面读了一个月高中回来,心境与之前完全不同了。
“妈妈,我已经在明华中学念了一个月的书了。明华镇变了很多,和我小时候跟你一起去的那次完全不同了,发展成了真正的大城市。”
“我很惊讶地发现,我好像不觉得惶恐。巴县虽然小,可我感觉,它就像是大城镇的缩影,虽然不一样,但总能找到相似处。所以到了外面,我也不觉得很怕。而且外面的世界……真的就像书里写的那样,宽阔又明亮。”
“我住在我们自家的房子里,没有住校。房里的其他租客都是很好的人。”
“班上的同学很有趣,以前初中的大家都是一个县城里的,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下,每个人的想法似乎都没有太大差别。可高中完全不一样,大家来自各个不一样的地方,带着不同的目的和思想。”
“有几个很聪明的男孩,从小就生活在明华镇,对他们来说,好像上学仅仅是为了应付,轻松应付着读完高中,又轻松应付着去读大学……就像初中班上的那些小混混,不同的是,他们的起点和终点都比那些小混混高。”
“年级第一也在我们班上,但我和他不熟,只听同学说起过,他是单亲家庭……他看起来是个很聒噪不懂事的人,但我感觉,他内心很成熟,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为此奋斗着。就像我——妈妈,我努力越来越成熟、懂事,可我不够聪明。您离开后,我愈加明白,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能够成功的。”
“班上还有几个和我一样,来自小乡镇的同学。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和我抱有一样的想法,想走去更大更广阔的世界呢?”
“妈妈,您放心,我一定会带着爸爸,还有奶奶,走到城里面去。一定会让家人过上很好的生活。”
冬篱沉默了一会儿,唇角突然带上一丝柔和的笑容。
“说到班上的同学,最有趣的应该是我的同桌。她就像从书里走出来的,我还记得您以前给我买的一本小说,主角就是一名混血少女。唔……我的同桌,就是中美混血的小女孩,而且她才十二岁,是跳级升上高中的,这简直就是书里才会发生的事。”
“她很漂亮、很可爱、很善良,也很天真。她家里很有钱,她有一个疼爱她的姐姐。我很羡慕她。”
甚至有的嫉妒。
冬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就算是在坟前,她也不想将心里低落、阴暗的念头暴露在母亲面前。
母亲希望她成长成一个温柔、善良、正直、勇敢的女孩,但越来越懂事的冬篱逐渐发现,对她来说,成长更多意味着虚伪、圆滑。
她从很小的年纪起,就懂得察言观色,懂得掩饰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想法,懂得怎样说出让别人开心的话。
初中时,冬篱几乎和所有人关系都不错,却没有一个真正接近的朋友。高中后更是如此,她是所有人眼中温柔又负责的班长,她亲善耐心,似乎轻易和班里每个人成为朋友。但心里面,冬篱只觉得自己里他们越来越遥远。
顾流火是个意外。
这个小孩太天真太善良,总是携着不可阻挡的热情,“嘭”一下撞破冬篱的面具,撞进她的心窝里去。
“妈妈,如果您见到了顾流火,一定会非常喜欢她的。”冬篱自嘲着说完这一句。
她在心里想,母亲期望中的女儿,就是流火那样的吧。
冬篱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家。
父亲冬援国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听见开门的声音,瞥了冬篱一眼:“回来了?”
“嗯。”冬篱脱下鞋,发现屋里没有炒菜的烟火味,“今晚出去吃吗?”
“对,你奶奶今天开始回我们这儿住,你去收拾一下房间。待会儿出去吃饭。”冬援国坐姿懒散,说完注意力又集中在电视上。
尽管对方没有再看她,冬篱还是朝父亲摆出一个微笑。
她家面积不大,两室一厅一卫,没有阳台,最大的窗子是开在厨房的透气扇。
奶奶原本是跟着大舅住在乡下的,后来冬篱家搬到县城里,她不喜乡下环境,也跟了过来,一住就是好些年。直到冬篱母亲过世,奶奶才以“避讳”为由,又回乡下住了一段时间。